八一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一看书 > 科技入侵现代 > 第62章 技术方舟(5k)

第62章 技术方舟(5k)

因为《楚门的世界》即将发售,不仅林燃署名了,而且里面主角的父母变成了伦道夫和珍妮。

这让珍妮的心情不错。

她接着说道:“这座建筑是深蓝展览馆,但它的名字准确说应该叫技术方舟。

他希望通过克莱因蓝的冷调和黑线的硬朗结合,营造出一种非人的、机械化的氛围,暗示深蓝超越人类情感的本质。”

克莱因蓝是克莱因1958年发明的,并且在1960年5月以国际奇连蓝的名称在法国国家工业研究所注册了油漆专利。

斯坦利在数十种蓝色中,一眼就挑中了克莱因蓝。

他们自然不用像普通市民那样排队,不过因为他们来的时间早,所以也压根没时间观看人类和深蓝的对弈。

只是匆匆在扇形观众厅扫了一眼。

巨大的机器,空旷的舞台上只有两把座位和一个透明箱子,箱子里是密密麻麻的电路和机械,箱子上则是国际象棋的棋子和棋盘。

在技术方舟,箱子通过玻璃做成透明的了,为了避免有观众说有人类棋手躲在箱子里控制棋子。

另外也是为了凸显科技感。

“怎么样?”珍妮问道。

菲利普的妻子安妮说道:“我感觉整个设计有点太冰冷了。

黑色和蓝色的强烈对比,给我一种敬畏感。

我刚才想了想,在这样的环境下,如果我亲眼目睹了机器下赢了人类,那我会对技术产生一种更深的崇拜感。

进而对ibm有了一种对方就是高科技公司的印象。

我也不知道这是不是就是ibm想要达到的效果。”

阿美莉卡的科技企业做宣传由来已久,最早都可以追溯到18世纪。

菲利普补充道:“这种设计是在试图让深蓝呈现为一个既崇高又令人敬畏的存在。

大面积的克莱因蓝带来视觉震撼和哲学深度,黑色线条则为技术注入秩序与冷峻的感觉。

这种感觉很奇特。”

迪克的里经常确实出现过与棋类相关的隐喻和场景。

例如,在《泰坦的游戏玩家》中,整个故事都是围绕一种复杂的策略游戏bluff展开的。

包括去年才出版的《高堡奇人》等作品中,他也经常使用类似棋局中的布局来作为象征性意象,去描绘权力和命运的较量。

因此站在“技术方舟”里,菲利普感觉自己脑海里的灵感都要爆炸了。

他有太多太多灵感在脑海里迸发,他已经下定决心,要在“技术方舟”这里一直呆到故事的轮廓描绘清楚后再回加州。

此时的他已经不是去年的他,手头不再紧张,在纽约住几个月甚至一年都不在话下。

“技术方舟”对外开放后,菲利普·迪克的签售会也开始了。

因为他的签售地点在出口。

从头到尾签售就没停下来过。

本来菲利普·迪克还想抽空,没人的时候跑到扇形观众厅去看一眼。

结果他压根没有时间。

甚至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最多有个喝口水的功夫。

离开退场的观众在看到有书卖,还是伦道夫的梦改编的,光是冲着这个就不得不买一本了。

有的红脖子甚至把菲利普当伦道夫了。

他签了菲利普·迪克之后,对方问他,你不是伦道夫吗?

身边的工作人员还得帮他解释。

解释后对方硬是不同意。

话里话外想让菲利普·迪克在书的扉页签上伦道夫·林的名字。

技术方舟的展览是一批一批。

一个买了对弈券的民众进去,那么会放一批民众一起进去。

对弈结束后,他们一起退场。

这座能容纳一千多人的场馆,今天一天时间足足接纳了上万名民众。

当然也有来来回回排队的。

七点场馆关闭,菲利普·迪克用力放松这手腕。

这是他从未有过的体验。

之前也办过签售会,签个一百来本顶天了。

今天居然签了几千本。

还好avon books给他准备了印章。

除了最开始半个小时外,后面都是用印章在扉页上盖章。

不然菲利普感觉自己要累死。

他在技术方舟的工作人员和妻子女儿的陪同下,再次来到了扇形观众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