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一看书 > 科技入侵现代 > 第54章 教授,我该怎么办?

第54章 教授,我该怎么办?

0月14日,当时阿美莉卡侦察机发现了苏俄在古巴部署的核导弹,距离阿美莉卡海岸仅90英里。这一发现引发了为期13天的紧张对峙,全球处于核冲突的边缘。白宫与克里姆林宫之间已存在的热线为两位领导人提供了即时、私密的对话渠道,成为缓解危机的关键工具。

热线象征着双极世界秩序的进一步巩固。通过直接沟通,两大超级大国能够在不依赖其他国家或国际组织(如联合国)的情况下,私下协商全球事务。这一机制使双方在国际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削弱了其他大国的影响力。热线的使用可能让欧洲盟友感到被边缘化,因为美苏能够在不咨询北约的情况下直接解决危机。这一转变加剧了冷战时期全球政治的“双极化”,美苏成为国际舞台上的主要行为体.

基辛格”

署名为基辛格的文章发表在外交事务杂志上。

此时只是哈佛大学政治系教授的基辛格看着过去围绕林燃的报道,已经跃跃欲试迫不及待想要登上历史舞台了。

他此时找到了纳尔逊·洛克菲勒试图斡旋,希望能够在尼克松手底下谋一个职位。

在基辛格看来,尼克松早晚有一天会进入白宫。

而为了展现自己的价值,在外交事务上的这篇文章就是敲门砖。

“尼克松先生,两年后,你的宣传重点应该放在热线只能解决当下矛盾,解决不了核心矛盾,无法帮助阿美莉卡赢得冷战最终的胜利。

它而且非常依赖于双方领导人的判断力,依赖于双方的理性和克制,如果双方有一方态度强硬,热线会变成对抗的工具而非和解的桥梁。

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热线。

你可以重点强调,肯尼迪的软弱才导致热线是一个合适的工具。

对你而言,你能直接带领阿美莉卡取得胜利,而不是通过热线。”

尼克松听完基辛格的长篇大论之后人都傻了,我才输,现在肯尼迪气势正盛,谁说我要两年之后和他选了?

他内心甚至埋怨起了纳尔逊·洛克菲勒,你说这人是顶级操盘手,可对方也不高明啊。

这话压根就没展现出水平。

“好的,我明白了,教授。”尼克松很客气,实际上是疏远。

隐藏在客气表面下的是没看上。

压根没看上基辛格,觉得纳尔逊作为中间人的介绍夸张了对方。

什么现实主义权力平衡大师,尼克松甚至想到了另外一位教授:伦道夫·林。

这才是他所理解的大师。

在当下的华盛顿,教授就代指林燃,不需要姓,不需要前缀,不需要强调华裔,只需要教授就可以了。

不过好在马上就能见到真正的教授了。

尼克松惊喜的发现,在1960年象党一次募捐晚宴的签字簿上,赫然写着伦道夫·林的名字。

如果单纯只有这个名字,还无法确认此伦道夫就是彼伦道夫。

再加上边上约翰·摩根,那就能确定了。

对尼克松而言,属于是天降之喜。

作为当过副总统的人,尼克松显然不会放弃重回白宫的机会。

但怎么回,怎么赢得选民,这是一个难题。

而有了林燃之后,一切都要容易不少。

如果说这是三国,那林燃就相当于吕布了,能为他平添不少战力。

争取林燃的支持,让林燃进入自己团队任职,有非常多的考虑。

包括了对方华裔的身份,林燃如果愿意和他合作,那么等于是天然获得华裔选票。

对方战略大师的身份,这次热线经过媒体渲染之后,林燃被誉为现代地缘政治大师,认为他有着顶级战略家的思考方式,能够以数学家的思维直击问题本质。

有林燃加盟,意味着他们团队的专业。

另外还有像航天事务特别助理,意味着太空竞赛能够获胜等等。

总之在各个方面,有了林燃的加入,等于各种正面buff无脑上。

所以尼克松在会如此高兴,对方原来是支持自己的,只是迫于无奈才加入了肯尼迪阵营。

那次募捐晚宴是他的核心幕僚罗伯特·芬奇举办的。

不是核心支持者,压根参与不了。

尼克松已经受够了眼前这位犹太白人的喋喋不休,在他看来对方讲的全是废话,没有一点实质性帮助。

“教授,我觉得你的建议非常有价值,不过你的内容有点太多了,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