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一看书 > 科技入侵现代 > 第45章 换我来我也抵挡不住(求月票!)

第45章 换我来我也抵挡不住(求月票!)

不过无论是手榴弹还是大炮,都要加紧研发,有了手榴弹我们才能算得上有一点生存空间。”

3月1日,在纽约,为庆祝这次友谊7号成功完成载人航天任务,举办了一场盛大的纸带游行,希望通过这种传统方式来表彰英雄。

成千上万的市民走上街头,沿着百老汇大街向格伦抛洒彩色纸带以表达敬意。

这一天除了庆祝本身外,还有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国际海运标准有限公司在纽约正式成立。

华尔街,来自西方世界各国资本的代表人物汇聚在华尔街23号,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摩根大楼。

尽管此时摩根大通经历了多次合并和变更,华尔街23号已经不再是他们的主要办公地点,,外墙仍有1920年爆炸案留下的弹痕,但在此时仍然是摩根象征性的总部所在地。

“爵士,你应该在百老汇接受民众们的欢呼。”劳埃德保险的委员会主席米斯金和林燃在交谈。

现场全是西装革履的中年白人,林燃和许爱周是唯二的华人。

“比起接受欢呼,我还是对按照自己的意愿改变世界更加感兴趣。”林燃语焉不详。

这句话在米斯金看来,无疑很是悦耳。

要是没有天才的灵机一动,整个海运标准制摸索完善需要花更长的时间,这是多少白花花的银子啊。

和坏事做尽的怡和比起来,劳埃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立金融机构。

别说没参与过殖民贸易,就连用来吃饭的金融生意都秉持着中立和绝对的市场化运作。

而不是像后来的高盛那样,靠搞事来获得超额利润。

米斯金说:“爵士,你对海运集装箱标签乃至整个海运数据化改造的设计堪称完美。

你的方案我们拿回去给劳埃德的资深精算师和辛迪加们都看过了。

在我们内部被作为卢丁钟下的经典问题让大家慢慢思考。

大家怎么想都跳不出你设计的框架。

而在你设计的框架里,又找不到更巧妙的方案。

甚至哪怕不考虑用于容错的冗余度,在效率上都很难接近你设计的方案。”

劳埃德的历史可以追溯16世纪起源于伦敦塔一家名为爱德华·劳埃德的咖啡馆。

当时咖啡馆是船主、商人、船长和保险商聚集的地方,他们在此讨论航运和保险相关事务。

尽管爱德华·劳埃德本人并非保险从业者,但他的咖啡馆为保险交易提供了场所,逐渐演变为保险市场的雏形。

后来劳埃德发展成了全球航运保险的中心。

其中承包人,也就是是实际承担风险的个体或团体,他们组成辛迪加。每个辛迪加由一群投资者提供资本支持。

很明显,你要在这个市场上赚到钱,最大的要求就是计算能力。

市场本身养着一大群精算师来做风险定价,辛迪加们同样擅长精算,大家得从风险和收益中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

然而就是这么一帮精于计算、靠计算吃饭的人,在面对集装箱标签化系统的时候,都有种束手无策的感觉。

劳埃德广场的精算师们要么没看林燃的方案,先自己去想,想到一套还算是满意的集装箱数据管理方案,结果被林燃的给秒了。

理论上的效率提升,比香江海运已经实际运行后的效果还要差一截。

要么就是看了林燃的方案,然后自己再去想,看能不能想到更好的,结果就死活想不到。

同一个现实问题,有对比才能意识到差距所在。

林燃的存在让劳埃德的辛迪加们佩服的五体投地。

如果说麦克纳马拉是首陀罗的话,其实金融行业从业者们数学是大家吃饭的玩意,但大家不信种姓这一套。

你纯数婆罗门也得拿成绩来,我们才认你是婆罗门。

林燃显然就属于能拿出东西的婆罗门。

“这是因为它底层关系到的数学很复杂,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

我的大脑独一无二。”林燃指了指自己的头自嘲道。

米斯金一脸认真:“爵士,你说的没错,你是人类的瑰宝。

所以如果你有意为劳埃德保险市场设计一套基于历史数据和概率的风险评估模型吗?

价钱好商量。”

林燃摇头道:“这种工作过于具体。我对金融并不感兴趣。大脑越好,越要用在关键的地方。

钱对我来说一点都不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