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一看书 > 深埋空间 > 第三十五章 血印、壁画和地底文明

第三十五章 血印、壁画和地底文明

这里散发着的有点像下水道的味道,但没有那么刺鼻。地上散落的人骨也开始集中,看着应该有十几具,但大伯不想再关心这些东西了。

走近细看那些手印,大伯陡然一愣,虽然已经变成了灰黑色,但大伯凭经验和印记边沿的残留物还是可以看出,这些居然全都是血印!

这些血印杂乱无章,不像是故意弄上去,而且还有一些脚印,地上和墙上都有,看着像是一群人手脚粘满了血,然后打这里路过时留下的!

因为所处环境,使得大家神经都慢慢紧张起来,当看到这些血印之后,大伯不免心中又多出许多相关的疑问,看这些脚印,显然这群人是打赤脚的,那么,这一群又是什么人?

在这种地方打赤脚显然不是什么明智之举。

可是一时间大伯又猜不到这到底是为什么?所以只是一面看着一面往前走。

但是才走不了几分钟,钻过一条只能一人通过的裂缝后,却是突然来到了一间墙面整体很整齐的石室,上面有许多壁画。

这里的洞穴构造复杂,上下左右都很难有一个平整的地方,而现在这个石室墙面和地面都很平整,又有壁画,似乎是经过多年打磨形成。

看来曾经有人在这地下深处居住过。

为了弄清会是什么人,大伯开始仔细打量那些壁画。壁画的开头似乎讲述了一场巨大的灾难,山崩地裂,低的地方上抬,高的地方下沉,画面十分生动,不由让人看了之后在脑海中产生真实的画面。

接下来的一副画似乎是隔了一段时间之后帮画上去的,讲术了人们在这片废墟中觅食,但背景是让人感觉沉闷的黑色,十分的压抑。

大伯越往后看呼吸越紧张起来,原来这些壁画叙述了一件事:

几千年前,这一带发生大地震,原本建设在山腰上的城市在这次地震中沉入地下,倒塌的高山和上抬的地壳把不断下沉的城市复盖,迅速为下沉的城市建立了一个穹顶,把城市的大部分保护起来,不被上面继续倒塌的山体砸中。

但是城市很快又被地震撕裂成三个部分,在不断上抬和挤压的地壳之下竟然幸存,城市主体的大部分都被保留了下来,但也因此让得这座古城永远被深埋地下!

因为是壁画,能够叙述的故事有限,许多过程都是靠绘画者的功力让阅者在脑中自然形成活动的画面。

因为地震的破坏,造成了市民的大量伤亡,但仍然有一部分人存活了下来,他们开始扶平伤痛,重建家园,然而,这些幸存者们,居然决定在这地底之下,世代生活!

当看到这里的时候大伯就觉得奇怪,为什么这些人不打算回到地面而是选择在地底下生活?他试图从壁画中找出促使这些幸存者这么做的原因,没有。

没有人会原意生活在黑暗的地方,逃离黑暗从人猿向人类进化的时候就已经被写进基因里。

而且在这深埋的地下,根本是一点光也没有,这是在这里生活的最大障碍。

但从后面的壁画来看,这些人似乎是克服了黑暗!上面没有说他们是用什么照明采光的,但似乎他们找到了某种东西,这副壁画有一个远景,那里有一座高塔,从上面发出强光,将人们生活的空间照亮,许多人在塔下面跪拜。

唯一能证明这个地底文明有照明的就是这副画,而且还是个远景,那么,这个会发光的东西会是什么?

而且解决了光的问题,还有一个决定了他们是否能在这里长期生活的困难,食物!

这真是越想越不明白,似乎在人们看来,如果一个文明想要在地底之下存活,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可是从这些壁画的内容上看,几千年前这幸存者却成功了!

“一定是有什么重要的原因促使他们这么做!”在大伯看壁画的同时,其他人也在看,胡雪松看了之后,这样说道。

大伯:“那会是什么?能有什么东西让他们做出这么大的牺牲?”

胡雪松似乎这些幸存者的行为并不震惊,在他的思想里可能觉得这很好解释,他对大伯说了一个故事。

在胡雪松参加对越反击战的时候,认识一个战友,因为胡雪松不原诱露对方的姓名,暂且就称他为战先生吧!战先生年岁比胡雪松老,那十年间战先生曾在新疆执勤,当时西北有一个巨大的工和项目,现在也不是什么秘密了,其实就是罗布泊的核试验。

但在那个时候战先生是对此一无所知的,他更不知道自己具所在的位置,不过时间一长了,也从班长那里知道他们可能是大沙漠的东北边沿,因为往北看有山,往南全是沙;他和他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