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一看书 > 深埋空间 > 第六章 墓室是空的

第六章 墓室是空的

想把这些东西搬走!

为什么要搬走?当时的工程有多大?朱元璋又是怎样发现这里的?石雕还在这里,说明当时并没有完成这个搬运的工程,又是为什么离开了呢?此时里面会不会已经被搬空了?

无数个问号从脑子里冒了出来,朱元璋,明朝的大皇帝,他们居然发现了这里,并且在这里开展了一个秘密的工程,这背后,又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呢?

难道,朱元璋是得知了长生之术的秘密,想来这里了解情况?但搬走这些石雕是为什么?

越来越扑塑迷离了,朱运山虽然曾经来过,但他们当时并没有发现与明朝有关的东西。所以我们暂时还不知道明朝的时候他们在这里偷偷干了些什么?

继续上路,朱运山记忆中的地方,那是在坑沿底部的一堆乱石堆,峭壁底下有一个一个长满杂草的洞口,朱运山说他们以前就是想来这里找到苍梧王墓,但却进了一个虚穴,死伤参重,之后就没再来过这里,直到看到那块羊皮纸,才知道那个墓真的是在这里,可能是被虚穴层层包围着,让擅闯者防不胜不防。

不过这羊皮纸上却是指出了一条暗道,朱运山记得他们曾经看到过,但是却错过了。

又走了4、5个钟,终于来到朱运山记忆中的洞口,我们都爬了进去,这居然是被水流冲涮出来的水蚀洞,是在石头缝之间冲涮出来的,有些地方还有坚硬的泥土,有些地方是石头,但已经被水打磨得很光滑,洞里面的情很复杂,泥土有大部份松动,也出现了一些塌方,这让人很不安。看样子这里的结构很不稳定,随时都有可能会再次塌下来。

这时前面突然变得开阔了起来,几支手电上下扫射着,可以看清这里的情况,我们所站的是一个被雨水经年累月冲涮出来的洞口边,脚下是那些碎石和泥土原本可能就是这个洞穴空间的一部分,这些东西一路往下铺,形成一个平缓的陡坡,5、6米下面的地方,是溶洞空间的一部分。

我们跟着朱运山,绕过许多石缝,他说上次他们出事故的时候打盗洞就是打到这个溶洞里,他清楚地知道,那条暗道就在这个四通八达的溶洞里。

但是走了一小段路之后前面就被塌方给堵住了,可能是这几年雨水侵蚀严重,导致结构出现了松动。

“他妈的!”朱运山把手电往地上一摔,骂道。

千万算,也算不过天,我们风尘土仆仆,千山万水,居然在目的地前面给挡住了去路,真他吗可笑。

我们都有些泄气,做了这么足的准备,居然是这么尴尬的结果。

“那儿,那儿有两块砖头!”这时王小亮指着塌方的一个角落叫道。

在这地方出现砖头,那也只能是古墓了!

王小亮跑过去把砖头拿了过来,然后放在鼻子底下闻了起来,甚至伸出舌头来舔了一下,说道:“汉墓!”接着老枪拿过来,就看到砖头的则面上刻着文字,上面的确是秦朝“书同文”后的字体,的确是那个时代的。

当时南越国已经开始汉化,古墓的样式自然也吸收了一些汉朝的精髓。那这块砖头服务的古墓会不会就是我们要找的那座呢?

乱猜不如行动,我们很快达成共识,管他是不是,先进去再说。

于是我们小心翼翼地过去把那些塌方下来的石头和泥土挖开,终于挖出了一个只能容纳一个人通过的洞。王小亮早期时候做过泥水,由他钻进去,然后用那些石头在里面洞的两边堆砌成墙,以固定住架构。

5个钟后,这个仅能容纳一个通过的洞终于打到了墓墙,当然已经倒塌了,就不用顾及什么机关,只要把凌乱的砖头搬开,我们就能进去。

又过了半个钟,王小亮在洞的那头给我打手电,示意我们可以过去了。

然后我们都戴上口罩,一个接一个地从王小亮挖出来的这个洞钻了进去。这是一条曲折的回廊,走几米就是一道向下的阶梯,另一头因为塌方不知道通向哪里。

朱运山一阵兴奋,肯定地说这就是那条暗道,暗道里面是很少设有机关的。

就在这时,身后突然传来一阵剧烈的震动,王小亮第一个反应过来,“不好,洞被堵住了!”

刚才我们把原本就松动的地方给挖空了,现在终于遭到了报应!本来我们还想着到时候再挖出去就可以了,但是塌方却产生链锁反应,居然往我们这边塌来。

“快跑!”司机拉着朱运山,同时提醒我们。

这条通道本身年代也过于久远,自然是受不住这么强烈的阵动,但是塌方也是在一瞬间完成瞬间结束,我们向前跑了几十米,刚才所在的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