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
墨方依旧愣在原地,脑中回荡着赢子季的话。“平等不可取,相对公平才是正途?”他走到那块水泥前,伸手轻触,眼中闪过一丝震惊。军帐内,项羽手握一封泛黄的家书,眉头紧锁。“江东子弟日夜备战,皆因国破家亡之痛未曾稍减,羽儿,你身居咸阳繁华,难道已忘却楚国城破那日的惨状?”“驱除外敌,固然是为天下苍生,你自可问心无愧。”“然若有一日,始皇命你刀锋相向江东,你将如何抉择?”这是项梁的亲笔信,字里行间满是失望与急切的呼唤。呼啦一声,信纸被投入火中,瞬间化为灰烬,但那些字句却如利刃般,深深烙印在项羽的心头。帐帘轻掀,蒙恬走了进来,脸上带着风霜之色。“项少主,你脸色怎如此凝重,莫非是思念故土了?”他刚从外面指挥秦军,分发粮食给百姓回来,一行人已抵达云中郡,这片曾是齐国的土地。“思乡……唉。”项羽长叹一声,心中忧虑重重,恐怕真的要失去家乡了。“大丈夫处世,岂能优柔寡断!”蒙恬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这几日同行,两人早已默契十足,情同手足。蒙恬对项羽的军事才能颇为赏识,尽管项羽尚未立功,却从不显得傲慢。“走,别想了,跟我去军营前喝碗土豆汤,也不知那小公子从哪弄来这神奇的作物,撒点精盐,香得很。”蒙恬觉得,这情感多半是饿出来的。肚子饱了,谁还管什么思想不思想的?也不管项羽是否同意,直接拉着他往外走。“多谢官老爷,这土豆可是救了咱的命啊。”“还以为小公子不管咱齐人的死活了,粮食都给秦军打仗了,没想到还给我们发救济粮。”“现在有粮吃,还有大秦的锐士赶走匈奴,日子比以前好过多了。”寒风中,许多百姓瑟瑟发抖,排队领取一袋袋土豆。每人两大箩筐,只要省着点吃,熬过冬天没问题。项羽看着这些排队领粮的难民,心里很不是滋味。他从小就是楚国的贵族,哪怕楚国亡了,也从没体会过饿肚子的感觉。我有勇气与秦国为敌,上战场杀敌。但之后呢?我能让百姓们吃饱饭吗?秦国对齐人尚且如此,对楚人总不会赶尽杀绝吧?想到某个可爱的小身影,笑容灿烂。告诉他,大丈夫活在世上,就得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恢复楚国,是为了楚地的百姓,但拓展疆土,却是为了全天下的百姓。哪个才算得上是惊天动地的事业,一目了然。项羽深深地吸了口气。“蒙将军,咱们要是急行军三天,能赶到焉支山吗?”“韩信那家伙带着虎豹骑,现在恐怕已经在翻祁连山了,说不定直接就杀到休屠王城去了,我作为前锋,可不能被他甩在后面。”虽说从祁连山到休屠王城的路更远。但蒙恬领着大军,一路上还得分发救济粮,耽误了不少时间。要是韩信先把匈奴的老巢给端了,咱们却还在路上磨蹭,那我项羽岂不是又栽了?到时候在小公子面前,都得被韩信压一头。“你凭什么觉得韩信能一举成功?这祁连山和荒漠连在一起,他不迷路就不错了。”“你听说过指南针吗?那是小公子发明的,能在荒漠里准确指路。”“还有这么神奇的玩意儿?” “不止这个,韩信还带了zha药包,那休屠王城,肯定得被他攻破。”“嗯,探马昨天回报,焉支山附近出现了大批匈奴骑兵,至少有四万,到时候你这一万骑兵够用吗?”“哈哈,蒙将军若信得过我,就让我打头阵吧,要是让匈奴过了焉支山,那可就麻烦大了。”半炷香后。浩浩荡荡的骑兵队伍,如同黑云压城般驶出军营,直扑焉支山脉。“这……只带三天干粮,未免太冒险了吧?”副将任嚣眉头紧锁,心中隐隐不安。“项羽曾言,破釜沉舟,背水一战。”蒙恬目光深邃,目送着远去的铁骑。一种预感在他心中悄然升起,此战之后,项羽之名必将响彻天下。千里之外。夜色如墨,一支人马在祁连山的崇山峻岭间疾驰。每匹马背上都绑着几包用牛皮纸包裹的物品。“小公子的指南针真是神了,咱们一点弯路都没走!”韩信率虎豹骑终于穿越了山脉。前方探马回报,匈奴腹地的休屠王城已近在咫尺。城中守军仅剩五千,主力皆已外出劫掠。“匈奴恐怕做梦也想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