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一看书 > 穿越大秦,我成皇子了? > 第23章 这就是我要找的韩信

第23章 这就是我要找的韩信

虽然心里这么想,但毕竟是嬴子季看重的人,王翦也没表露出来。

可周围的百姓们却都惊呆了。

他们不是因为项羽和张敖、张耳父子惊讶。

而是因为韩信。

韩信那副模样,简直就像个乞丐,背上还背着一柄灰扑扑的长剑,不仔细看还以为是根烧火棍。

就这?

还能当官?

做大将军?

“小公子,你不会真打算让这几个毛头小子做官吧?”有人忍不住问道。

“这帮人,能有什么本事?一个个看起来都不像能成事的,尤其是那个头发乱蓬蓬的年轻人,要不是他背后有把剑,我还以为是个叫花子呢。”

“怎么偏偏挑了这么几个?”

“张良虽然行事出格,但好歹是名门出身,这几个人我可是从来没听说过。”

然而嬴子季的目光落在刚下车的韩信身上,眼中瞬间闪过一丝惊喜。

那眼神,仿佛看到了什么稀世珍宝!

淮阴侯韩信!

在后世武庙十哲中,他仅排在杀神白起之后,被誉为兵家四圣之一,封号兵仙。

他的一生,简直是一部传奇。

早年贫困,靠吃百家饭长大,却从草根逆袭,封侯拜将,年仅二十多岁便成为千军万马的统帅,那句“韩信点兵,多多益善”正是出自他口。

连千古霸主项羽,也在他的兵锋下败北。

而且他极重信义,落魄时受人一饭之恩,日后便以千金回报。

如今的韩信虽年轻,但凭他的天赋,恐怕整个大秦,也只有王翦和蒙恬能与之匹敌。

不过嬴子季还没来得及和韩信搭话。

率先迎上来的,却是一对父子。

“我家老爷是旧魏的名士,现任外黄县令,此次特地前来响应公子的招揽,一家老小都随行到了秦国。”

走上前来的,是一对容貌有七分相似的父子。

最先开口的,是那位略显年轻的嬴子季。

他曾说过,若身边有才华横溢的朋友,也可一同前往咸阳。

张耳听说儿子张敖被大秦的十九公子亲自点名,二话不说便带着他来了。

对他而言,作为一县之令,能进咸阳为官无疑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下官张耳,携犬子张敖,拜见监国小公子。”

张耳恭敬地行了一礼。

他年轻时曾是魏国信陵君的门客,在魏国也算小有名气。

出乎意料的是,嬴子季并未直接招揽他,而是看中了张敖。

出发前,张耳心里还有些不安。

但嬴子季听到他的名字后,脸上顿时露出惊喜之色。

“张县令太客气了,您能来,子季真是喜出望外,还望您为大秦的昌盛尽心尽力!”

“小公子过誉了,能得您赏识,下官感激不尽,定当竭尽全力!”

张耳后来参与了程胜吴广的起义。

之后又投奔刘邦,被封为赵王,成为开国功臣之一。

若非随张敖一同前来,嬴子季几乎忘了张耳这号人物。

这真是意外的惊喜。

“张敖,还愣着干嘛,快随我拜见小公子。”

“见过小公子。”

“年轻有为,我知道你虽年纪轻轻,但能力出众,日后要努力施展才华,实现抱负啊。”

嬴子季站在那里,举止间透着一股与他年纪不符的沉稳。

张敖的嘴角不由自主地抽动了一下。

“什么叫‘虽然我年轻’?”

“小公子,您才八岁啊!”

他在心里暗自嘀咕,这孩子甚至比他父亲张耳还要深思熟虑。

尽管嬴子季身份尊贵,但成为这样一个稚童的门客,总让人觉得不太靠谱。

而且,他在路上也听了不少关于这位小公子的传闻。

几乎没有一句是夸奖的。

若不是父亲坚持,他真未必会答应这门差事。

嬴子季显然察觉到了张敖的犹豫。

但他只是微微一笑,并未多言。

接着,嬴子季径直走向了队伍中的一名衣衫褴褛的青年。

王翦也皱着眉头跟了上去。

这对父子,虽说是大秦的县官,官职不高,但毕竟曾是魏国的名门之后。

可这青年一副落魄模样,来路不明,谁知道他会做出什么出格的事。

万一不懂礼数,冲撞了小殿下怎么办?

在场的人,包括围观的百姓,都露出了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