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各自的预谋
“既然道长也同意盛某的说法,那盛某也就不卖关子了。我听说修道之人特别说修练驱邪术的道士,身上都有一颗镇魂珠的,不知盛某说的可对啊?”盛某目光如针般的看向行言。
行言闻听盛文竟然知道此事,并打算用镇魂珠做为交换,脸色顿时就变了数变。盛文看到此景也不说话,两人竟这样陷入了僵持状态。
过了半晌,还是行言先开了口:“文兄啊,既然你知道这个镇魂珠,你也应该知道它对于我们修道之人的重要性啊,这个,如果真的用此物做为抵押,恐怕……”
“正因为盛某知道此物的重要性,所以才要行言道长将此物先交于盛某保管呐,毕竟这玉坠也非凡品不是,怎可用其他俗物做为抵押呢?”盛文丝毫没有改变主意的意思。
这个镇魂珠啊,其实在普通人看来,丝毫用处都没有,只是一颗看上去指甲大小的普通圆珠而已。但在修道之人看来,它却异常珍贵,到不是因为它有何金钱上的价值,完全是因为,此物在修道人的修炼过程中,可以稳定心神,收纳周围的阴魂,使其不受周围阴气所侵。每个修道之人身上只能放置一颗,并且还要滴上自己的精血,使其认主,从而只针对一人进行修炼中的庇佑。而修道之人自滴入精血使其护佑自己的那一刻,便不能再使用其他镇魂珠了。这也是道门里常说的一珠一主的意思。而一旦镇魂珠丢失或者毁灭,也就意味着之前镇魂珠里的阴魂有可能会被放出,反噬此修道之人,从而危及到性命。除非有比此修道之人法力强出数倍的人帮其镇压,才能得以活命。
半晌过后,行言好像下了什么决心一样,一咬牙说:“好吧,既然文兄信不过贫道,执意要用镇魂珠来做交换的话,那贫道也只有按照文兄的意思去办了。不过,文兄既然知道这镇魂珠的重要性,那可能保证将此物妥善保管啊?”
“那是自然的,这个道长不必担心,如果道长出了什么意外,对盛某也没什么好处的。”盛文见行言答应了,心里不免有些得意。
“贫道还有一个疑问,不知文兄可否为贫道解惑啊?”行言有些不解的问。
“什么疑问,道长请说便是。”
“不知文兄是怎么知道贫道有镇魂珠的呀?”
“啊,这个嘛,不瞒道长说,盛某是一位作者,平时会写一些关于灵异的东西,对这些修道法术的事情还是有一些了解的。”盛文只是非常含糊的回答了一句,显然并不想多说。
其实盛文从前是不知道有镇魂珠这种东西的,但自从和行言同住一间房后,有两次无意间看见行言打坐是手里都放着一颗小珠子,而每次看到盛文回来,行言都匆匆将其收起。盛文就对此物开始倍加留心,并在查找很多资料后得到了这个信息。
虽然此时的盛文和行言都已经谈好合作的条件,并确定了合作,但他们各自心中却都已经有了自己的盘算。
所谓道教,主要是追求长生不死,得道成仙,济世救人。但行言在面对金钱的巨大诱惑下,早已经将道家的宗旨忘在了脑后,并在盛文提出要用镇魂珠做为抵押时产生了一个邪恶的念头。
行言并不知道盛文让他保管玉坠的真正用意,玉坠诡异的可以让心怀不轨之人产生可怕的幻觉,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所以他的想法是:在得到玉坠后,尽量使董飞四人的怀疑转移到盛文身上,想在盛文一个文弱书生的手里拿回镇魂珠,在他看来简直是如探囊取物般容易,而同时他也打算尽快带着玉坠独自离开苗寨。在众人发现玉坠在他手里时,恐怕他早已经逃的无影无踪了。
想到这,行言不禁佩服自己的头脑,嘴上也不自觉的露出了自傲的笑。
再看这时的盛文,也是满脸的得意神情。貌似此刻他已经是这场阴谋的赢家了。
在盛文心里,玉坠的归属,从来都只属于他自己。在这场阴谋里,行言只是他用来镇压玉坠中怨魂的一颗棋子而已。他又怎么可能真正的将卖掉玉坠的钱分给行言呢。
盛文想,只要自己手里有行言的镇魂珠,就不怕他捣鬼,独自携带玉坠逃走。而暂时留在董飞四人身边也是比较安全的做法,既可以防范行言加害自己,也可以在行言那出了问题的情况下要董飞出手,自己只要装作与此事毫无关系,便也不会有人怀疑到自己头上。进可攻,退可守。这是盛文给自己想好的退路,也是他的一贯作风。
两人都各怀鬼胎的想着心事。
突然,行言打破了屋里的沉寂:“文兄,你打算怎么拿到玉坠啊?现在是不是可以说一说了呀,也好让贫道有些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