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去白天那几个孩子家里了。我问那女人是谁,和山爷什么关系,她说山爷以前是山里的猎户,以前他们是夫妻,可后来……
“我们离婚了,现在和他算是朋友吧。”
“听您的口音,不像本地人!”
“我是越南的,这村里以前也有很多外地嫁过来的媳妇,不过现在不多了。至于我,过几天也就走了。”
听她这么说,到让我生出了好奇心,心想这老爷子以前发生过什么,他们之前都有个十多岁大的女儿了,怎么也说离就离了呢?
虽然不知道山爷是干什么的,但再怎么样,也不会抛妻弃子吧,又听那女人简短的话语,更让我疑惑,随即就要接着问下去。
可还没开口,就被光头扯了扯衣服,并向我递了个眼神,大概意思就是让我别多说了,人家一老爷子的八卦,哪轮的到你一晚辈来这打听?
想想也是这么回事儿,我随即笑了笑,也就没再多问下去,吃完饭后,那女人把我们带到里屋,就见这里有一个土炕,炕上碳火也确实暖和。
准备好铺盖,我和光头挤在炕上,这一夜睡的并不安生,身上疼的厉害,翻来覆去都睡不着。
闭上眼睛,看到的好像还是外面的雪,白茫茫的一片,在眼前挥之不去,不知何时才朦胧的睡着,耳边听着光头的磨牙声,还有外面的风。
一觉睡到第二天,九点的时候,我还有些困意,火炕已经灭了,在被窝里冷的不想起床,直到山爷进来的时候,才不情不愿的穿好衣服。
东北的天确实很冷,光头脑袋上冻的实在不行,只好向那女人要了块毛巾裹脑袋上,又戴上皮帽子。
吃饭的时候,山爷拿出一瓶刀子酒,说让我们喝几口,暖暖身子,这么冷的天,我们来这儿才两天,自然受不住这里的环境。
一口热乎乎的酒水下肚,寒意被驱散了不少,再穿上军大衣时,也好像感觉没昨天那么冷了。
这次,我们跑下来,比昨天轻松了很多,中午回来的时候,就见山爷从那间库房里拿出了沙包还有木人桩。
趁吃饭的功夫,山爷把这些不知道在库房里放了多久的东西丢进院子的角落,让他们在这里晾一晾。
饭后,山爷到院子里,看了看那些东西,因为存放的时间过于久远,有一些沙袋已经破开,木桩的木头也因为发潮变的木质松软糟透了。
挑挑捡捡,山爷这才从里面找出几个还可以用的,并自己动手试了试,见没问题后才叫我们出来。
院子里,雪早被扫了出去,空地上只摆放这三个木人桩,样子和我们在电影里看到的差不多。
山爷先给我们演示了一下基本的拳路和打击的部位,而后才让我们开始适应,并且寻找攻击和防守,还有身体本能下做出的回应,躲避、出拳,力量、角度以及速度。
在电影里,那些武打明星手中好像是玩具的木人桩,在此时我们上手时,却像个调皮的孩子,根本就不是这么容易控制的。
木桩摆在面前,代表了敌人,虽然没有还手的力量,但每打出一拳,都必须要让自己明白,可能命中的几率和对方还手的方式。
和木桩保持的距离,根据自己的情况而定,是保证了自己不会在攻击的时候,被人以近距离的招式牵制,毫无还手的机会。
入门第一步,我们就必须要掌握敌人与自己的距离,保证自己的视野之中,敌人都处于可控范围。
一般,人与木桩的距离都控制在一尺之间,使手臂可以完全伸展,让木桩处于自己有限的攻击范围之内。
山爷演示完毕后,起身,示意让我过去试一试。我走过去学着山爷的拳法,和他的指导,对出拳的速度和力量的把握,还有最合适的角落,手,腕,臂,肘各尽所用,感觉打的也算马马虎虎吧!
就这样,练习了大概一个小时后,山爷又让我和光头进行对打,让我们先熟悉一下格斗中最基本,也是最本能性的攻守训练。
趁这个功夫,山爷出去了一趟,回来的时候,开着一辆农用三轮车,一边停车,他一边招呼我们帮忙把车上的东西卸了下来。
走到车旁,就见里面装着的是一些金属框架,上面还有几捆麻绳,粗略看了一眼后,才发现这也是自制的体能训练的工具。
卸完后,山爷自己开始摆弄,因为框架并不完整,可能需要自己组装,而我们也不了解这些都是干什么的,自然帮不上忙,所以山爷打发我们先出去慢跑几公里。
身上的重量,在我们这几天的坚持下终于适应了,所以对于跑圈我们并没什么抵触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