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车子停在了距离何家案发现场一公里外的地方,步行来到了何家的别墅内,自从何玉堂被害后,何家的这栋别墅就无人再此居住,不管是佣人还是司机全都被何芸遣散掉了。
现在空落落的私人别墅内,显得特别凄凉,甚至有些诡异。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刑警队长,赵明并没有因此放松警惕,踏进别墅的那一刻,他就拿出了一把口径为7.62毫米的54式手枪,这种警用手枪的弹夹一共装有八发子弹,较小光他们使用的勃朗宁少四发,有效射程在五十米左右。
这种54式手枪的子弹直径虽然没有勃朗宁大,但杀伤力却也不差,在有效射程内只要精准度够高,几乎可以一枪致命,且后坐力较小,重量轻便,是短距离作战的神器。
端着54式手枪和手电,赵明缓缓地踏进了何家别墅的一楼大厅,尽管距离案发已经过去了三个多月,可是一走进大厅,赵明还是闻到了一股刺鼻的糊焦味,其中还夹杂着轻微的尸腐味,这倒不是案发现场还留有被害人的尸体,而是一种心理作用。
尽管赵明从警十几年,遇到过各类刑事案件不下于百件,比这更血腥的场景他都见过,但久而久之他的身上就有了一种幻嗅的毛病,这是干刑警的通病,就如同法医们解剖尸体一样。
日子一长身体的各项机能难免会受干扰,尤其是耳鼻眼。
走进大厅后,赵明便开始寻找饮水机的下落。
他缓慢地迈着步子,沿着大厅的墙角一侧往前走,室内的光线很暗,赵明每每走到疑似物体跟前,才能确认该物体是否就是他要找的东西,这无形中会耽误不少的时间。
但没有办法,他必须先得找到那台饮水机,这样才有希望从里面发现喹诺酮,只要饮水机里有残留的液体,哪怕只有一滴,也足以确认液体中的残留物,所以现在最要紧的就是找出饮水机的下落。
约莫半个小时过去了。
赵明几乎把大厅的每个角落都给转了个遍,可仍没找到那台饮水机,这时赵明突然想起何芸说过的话,根据何芸所述,何家大厅的那台饮水机是放置在死角处,摄像头看不见的地方,因此赵明改变了路线,他决定直接去大厅的四个角落进行查看,或许会有新的发现。
可遗憾的是,挨个查看四个角落后,他仍没有任何发现。
“没理由啊,我记得当时封锁现场的时候,里面确实有台饮水机,而且前段时间一直有同事在何家外面看守,不可能不见了,除非......”立在大厅旋转楼梯口的赵明,借着手电的光正看着何家那张黄花梨木打造的沙发沉思着。
倏然间,赵明的左根动了动,他隐约听见别墅的二楼传来一阵异响,像是有人脚下移步发出的声音,尽管十分的微弱,甚至可以忽略不计,但对于一到犯罪现场就立马变得异常敏感的赵明来说,即使再微乎其微的声响,都逃不出他的耳朵。
没有多想,赵明抽出弹夹,将里面的子弹压满,便打开54式手枪的保险,直接关闭手电,但并没有将手电收起,而是把它架在手枪的下方,凭借着屋外照进来的朦胧光线,侧身平踏着旋转楼梯缓慢的前往二楼的发声位置。
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旦发现可疑人物,赵明就可以瞬间打开压在手枪下的手电,再判断出对方具有攻击性后,便可以直接选择开枪射击,但这需要极快的反应速度才能完成。
另外,他这样侧身将整个脚掌平行踏在楼梯向上走,可以将鞋子与楼梯面摩擦的声音降到最低,这样就可以在不被对方发现的情况下,接近目标。
这段平常何家人一分钟就能走完的旋转楼梯,此时赵明用了整整十分钟,在这十分钟内楼上的脚步声依旧清晰可听,比之前赵明在楼下听的更加明显,看样子对方并没有发觉这栋别墅内还有第二个人,显然是已经来这有一段时间了,赵明猫在二楼旋转楼梯的口。
扭头看了一眼空荡荡的大厅,才恍然明白,自己之所以找不到大厅里的那台饮水机,很可能就是楼上这个人事先给清理掉了,现在想必是在设法销毁何玉堂书房里的那一台。
想到这,赵明心里一紧,可不能让他毁掉了里面那台,这样就再也没有证据可以证明何家是被人毒害的了,于是加快了脚步,朝着书房的位置走去。
“吱吱吱”,像是妇人在家中洗碗时,抹布与瓷碗摩擦而发出的声音,赵明在走向书房的过程中,这种声音一直持续作响,可等他来到了书房门口时,声音却戛然而止。
这时,他突然意识到不妙,自己必定是被里面的人发现了。
赵明端着手枪,将枪口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