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搭班子
一行人在吴颜的屋内讨论许久。
何芸最终决定抱团下洞,就胡力刚才所作的推断。
那剩下的二十根坠简,极有可能被六名考古学家转移了。
这也就意味着,那些黑衣人此刻在沙丘墓中所找到的那些坠简全是假的,所以从根本上来讲,还是胡力他们领先一步。
只要率先夺得坠简,他们就能离开这危机四伏的沙漠。
小光提醒众人,找到坠简后就马上离开,最好不要跟这些人打照面,否则一定会吃亏,这回他的观点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同,几个人来不及细说,直接全副武装顺着二百多米长的绳索,下到了那个黑洞里。
为了不引起村民们的怀疑,下洞前何芸让枯蛇去转告布蒙,就说他们几个人在屋内有事要谈,不要来这间屋子打扰他们,当然为了能让布蒙把事情办得漂亮些,何芸又给了他一笔好处费。
凭借着丰富的淘沙经验,小光隐约觉得这黑洞底下有不同寻常之物,即陪葬品。他有八成的把握认定这底下可能是座墓穴,否则这个洞不会挖的那么深。
他将三捆登山绳结在一起,绑上一个石块,丢入洞里。
二百多米长的绳索,过了约莫半分钟,那个石块才沉落坠地,发出微弱的回声,绳索绷的不是特别直,但也不是很松,这就意味着绳索有可能是刚好抵达洞底。
若只是单纯供人出入的通道,根本不会如此之深。
底下必定大有玄机,说不定和那些坠简有关。
至于,吴颜是如何出入这个洞口,小光猜想也许她收了升降绳,或者用了什么别的法子,身为译马妃子的传人,必定有着过人之处,对于这一点,小光并感到好奇。
按照以往淘沙官下墓前的惯例,所有人都得洗手。
不过,李于峰和孙有义两个人,还有何芸的那名腹部受伤的手下六指,他是何家的一名玄级杀手,并非培养出来的淘沙官,平时多执行一些找何家麻烦的人或事。
所以他们没有洗手的必要。
只要他们不碰墓室内的东西,就不会触霉头。
只见,小光烧了四柱香。
正在祭拜他们这行的祖师爷——伍子胥。
据说,在公元前522年,吴国大夫伍子胥将楚平王(熊弃疾)的尸体从墓中挖了出来,抽了整整三百大鞭,那股子狠劲和胆量正是盗墓行当里所必须具备的。
至此,伍子胥便成为了淘沙官们所供奉的祖师爷。
当然,也有其他的盗墓贼把项羽和曹操拿来供奉。
不过,技高一筹的淘沙官一直将伍子胥视为这行的鼻祖。
关于伍子胥掘墓鞭尸一闻,司马迁在《史记·伍子胥列传》(卷六十六)中就曾有记载——
“既不得,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
八个人顺着二百多米长的绳索,安全抵达洞底。
下来之后,他们便立刻开启了头灯,并第一时间点燃了火把,因为他们的脚底板刚挨着地,就有一股寒气往上钻,想躲都躲不掉。
直到适应了之后那种寒气才渐渐消失。
现在正值晌午,胡力不明白为什么这里会如此阴冷。
为了防止照明设备发生故障或断电,每个人都备用了一只手电,眼下借着头灯和火把散发出来的亮光,洞底的面貌才勉强呈现在众人的面前。
胡力他们现在所处的位置,与吴颜房间的那个入口几近垂直,但从不规则的洞壁来看,这处二百多米深的地下黑洞,应该是天然形成的。
原因很简单,在这荒芜的黑沙大漠里,想要人工挖掘这样的洞起码得五十年,而且还要借助现代化工具。
吴颜隐匿在此才短短十几年,不可能会是她让人挖建的。
所以,这处地下黑洞,应该早在吴颜搬来之前就有了,而且当地的村民对这个洞必然毫不知情,否则这里绝对是一个乘凉避暑的好地方,他们不会不知道。
关于这一点,胡力忽然想起来,自己曾与布蒙闲谈时,无意中听到他提过一件事,可能与这个地下黑洞有关。
说是白鸦的这座屋子十几年前根本就没有,还仅仅是片荒芜的沙地,屋子是她来了以后才开始建造的,当时还圈圈画画弄了一些他们看不懂的图纸。
但是白鸦治病化灾的本事却是他们亲眼所见,实在厉害的很,一个个崇拜的不行,再听说她要留下来久居,更是开心得不得了,布蒙便张罗着全村下上为她建造了这么一间屋子,巴不得她在这呆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