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斩马刀
唐朝的政典,《大唐六典》中有云——
“刀之制有四,一曰仪刀、二曰障刀、三曰横刀、四曰陌刀......陌刀,长刀也,步兵所持,盖古之斩马。”
六典中所述的陌刀。
正是眼前这玉人兵俑所使用的大刀,也叫斩马刀。
斩马刀,刀重十五斤,锋利异常。
因能斩马首而闻名,始于唐初,兴于宋。
清代的《兵仗记》中也有相关记载——
“斩马刀,一名砍刀,长七尺,刃长三尺,柄长四尺,下用铁钻,马步水路咸可用。”
由此可见斩马刀的用途之广,威力不容小觑。
不过按常理来说,这些都是唐朝的士兵在战场上所用的兵器,好端端的怎么会落到了译马妃子的陵墓当中呢?
起初,胡力也不得其解,但是回想到何尚对自己说的那番话,说让他结合石壁上记录的那段象雄文就会知道他所说的“黄雀在后”的意思。
于是他重新回想了一下那段象雄文的内容,果然他很快就有了新发现,尤其是刚才他看到这把砍马刀的时候,就更加笃定。
让胡力作出判断的是石壁上提到的一个名字——松赞干布,以及一段广为流传的千古佳话。
贞观十五年,也就是公元641年。
唐朝与吐蕃和亲,文成公主远嫁到吐蕃国,唐太宗让人运送了许多嫁妆到了吐蕃,除了无数稀世珍宝之外,还有一批骏马良驹,甚至还派出了一些工艺精湛的工匠与石匠作陪同。
唐太宗也是有心,除了联姻的这层关系外,说到底还不是为了女儿嫁到那里,能够过上幸福安稳的生活。
因此,胡力认为这些斩马刀应该就是那些陪同文成公主远嫁的工匠所打造的,虽然唐蕃两国联姻,表面看上去一片祥和,但事实上松赞干布还是时刻提心吊胆的,生怕一不小心会惹怒了唐太宗。
所以松赞干布也不可能大批量的生产这些斩马刀,即使打造出来,也派不上用场,他根本不敢与盛世唐朝作对,更何况还娶了文成公主。
那么他命陪同文成公主远嫁的工匠打造斩马刀的目的就立马变得清晰了。
胡力认为他之所这么做,无非有两个原因。
一个是出于好奇,另外一个就是别有他意。
如果说是好奇,胡力倒是可以理解,毕竟那时的唐朝在全世界范围来说,都称得上是最厉害的强国。
无论从软实力还是硬实力来讲,都是世界第一,松赞干布当然要见识一下这斩马刀的威力,就这点而言也说得过去。
不过胡力认为松赞干布在满足了自己的好奇心后,应该将这些斩马刀收藏起来才是。
怎么会任由它辗转流落到了译马妃子的陵墓中呢?
难不成作为礼物送给了译马妃子,然后译马在死后把它当作陪葬品,并且放在了这名玉人兵俑的手中,让它看守自己的陵墓?
这个想法表面看起来没有什么毛病,时间和动机都很合理,可仔细一想,胡力又觉得有些不对劲儿。
再次凝视那仍在挣扎着想要够那把斩马刀的兵俑,胡力心里一怔,这回彻底明白了何尚那句话隐藏的含义。
如果真如他猜测的那样,这位译马妃子的手段也太高明了,换句话说,胡力现在很担心他们还能不能活着从这出去。
可是,何尚似乎脸上总是自信满满,仿佛根本没把眼前的玉人兵俑放在眼里,他正在和阿诚讨论如何处置它。
倏然间,胡力他们所在的一侧,又有两只木箱炸裂开来,吓的手拿斩马刀把玩的宋财差点将刀刃扎到了自己的脚,险些切断了自己的脚指头。
“大爷的,有完没完了。”宋财转身破口大骂,听到响声后他脑海里的第一想到的画面,只是平常生活中遇到了箱子破裂的情景。
哪知道,当他定睛望去时。
不远处,两个着装、神态以及手上的兵器,与他们现在看到的这名玉人兵俑一模一样,它们正从两只木箱里走出来。
宋财吓的丢了那把斩马刀藏在了何尚等人的身后。
和他站在一块的是小四,两个人互相望了一眼,也不说话,相互笑了笑借此掩饰落魄胆小的尴尬。
“怎么还有两个?!”何尚低沉了一句,显然连他也没有料到会有这样的事发生。
胡力见那两个玉人兵俑根本就纹丝不动的立在那。
好像在等什么,但谁也不知道他们在等谁。
“糟糕!现在几点?”阿诚好像意识到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