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玉人兵俑
“......所以说呀,我猜测译马妃子也将‘神三鬼四’的规律融入到了这阵法之中。”前面讲了一大段无关紧要的东西,话末,老林装作一副德高望重的老者风范,向众人阐述了自己最后得出的结论,一脸的自信。
“你是说,咱们现在看到的三根‘通天柱’被当做祭香了?!”听了老半天,宋财也明白了老林所说的意思。
老林侧着耳朵,判断出宋财说话的位置,将他那干瘪凹陷的眼眶对着宋财,向他点了点头:“没错,这叫‘以柱为香’。”
听了老林的话,胡力若有所思的走到后室正门位置,盯着那三根“通天柱”看了半天,又朝着右侧墓门看去。
这时,胡力突然闭上了一只眼睛,并移动身子从左边走到右边,又从右边走回左边,两只眼睛轮流交替,视线始终没有离开过那三根“通天柱”。
“老胡,大家伙这不正在想法了么,你也不用这么着急,大风大浪都过来,还......”正在听老林胡天乱侃的宋财,无意中憋见胡力有点不对劲,来来回回晃悠了半天,赶忙朝他跑去,他倒要看看胡力是不是中邪了。
“别打扰他,他应该发现什么了。”何芸拦住宋财说。
何芸话音未落,胡力就朝着他们打了一个手势。
一行人面面相觑,这才朝他走了过去。
“你们快过来看。”胡力再三确定好位置后,拿出一根特质的粉笔,在地上做了一个记号,“站在我画的地方,你们闭上一只眼睛,随便哪只都行,看完你们就会明白了。”
闻言后,众人依次站在了胡力标记的位置上,首先观察的是何芸兄妹二人,随后是阿诚和枯蛇,最后是宋财等人。
除了老林眼瞎看不见,所有人看完后,都被震惊到了。
一时,墓室内陷入短暂的沉默,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谁也没见过这种怪象,就连阿诚和何尚似乎都闻所未闻。
胡力刚才发现的其实就是老林所说的‘以柱为香’。
只是听完老林的话后,胡力总觉得有些抽象,于是看能否从那三根“通天柱”找到一些端倪,结果还真被他看出了其中暗藏的门道。
这些看似处在左右两侧和石台正后方的三根柱子,实际上当你站在某个位置后,闭上一只眼睛就会发现它们根本就是在同一条直线上,而且就在那酷似升旗台的石台后面。
站在胡力位置,那三根“通天柱”仿佛排在同一条直线了,它们看起来的确像是日常生活中求神拜佛用的祭香,而被祭祀的对象当然就是放在石台上面的那副冰棺,也就是躺在里面的译马妃子。
起初胡力看到这时,心里也在纳闷,这跟老林说的“神三鬼四”有很大的出入呀,明显看到的是三柱“香”,应该是供奉神灵的,怎么会变成凶煞呢?
凶煞形成的基础,不应该是四炷香才对嘛。
为了解开疑惑,胡力尝试着往后站的远一些,这样视线就会更宽阔,正是这一次的尝试,让他找到了其中的奥秘所在。
也就是后来胡力做标记的位置,站在那里观察,就会发现一件诡异的现象,三根“香”瞬间变成了四根!
左右巡视再三,胡力才恍然明白过来,原来那第四根“香”竟是那扇自动开启的右侧墓门。
当时胡力的脑海里立马浮现出一个词:移形借位。
这是一种古老的“障眼法”,在古代的一些绘画技艺中,我们通常会见到。
譬如,最有名的《五子十童图》和一副叫作《三兔图》的壁画,这两幅图就会给人造成一种视觉上的错觉。
胡力之前为了破解拓本里的秘密,在南大街33号的国家图书馆特意搜过相关的资料,当时还为了找《分形》那本书折腾了半天,直到后来在面馆遇到了何芸兄妹二人,才发现那本书在他们手中,何芸虽把书给了他,但胡力随后就参与了这次登山行动,也就中断了对移形借位和分形的研究。
现在令他感到震惊的是,译马妃子竟然也懂得这移形借位之法,而且还将其运用到了陵墓的建造中,怪不得她能在有生之年参透帛书里的天机,像她这样的天才妃子,历史上绝无仅有。
结合种种,胡力已基本掌握了译马妃子布下的这个阵法的奥秘所在。
胡力的推断是,译马妃子原本一定是打算利用三根“通天柱”为香,再运用古老的移形借位,将三根柱子分布在石台的三个方向,这样即便有人闯入后室内,也不会发现这里被布下了一个阵。
加上墓室内只是简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