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集合
M山,后室内。
胡力他们与何芸等人分散后,历经艰险,终于战胜了重重困境,抵达了这里,当然这也离不开暗中帮助他们的那个人。
三个人进入后室,宋财只看了一眼。
就感受到了这座陵墓的非同凡响之处,他的嘴巴从进来以后就没有合上过,一直呈O型状。
不光是他,就连有过多次大型陵墓发掘经验的胡力,还有淘过不少王公贵族墓穴的阿诚,他们同样被这座译马妃子的主墓室给震撼到了。
后室的布局,用现代的话来讲就是六个字——简约而不简单。
简约在于,整个近三百平方的后室内,没有花里胡哨的陪葬品,十多个木箱整齐的排列在后室的左右两侧,三根通向墓顶的“通天柱”屹立在墓室的正中央。
由于距离太远,胡力一时无法看清它们的材质,他猜测或许还是青石制成的。
三根“通天柱”围着一个硕大的长方形石台。
石台跟现代学校里的升旗台非常相像,前后左右四个位置都能上去,只不过它的高度要比升旗台要高出许多,普通的升旗台大概也就五层台阶,而现在胡力他们所看到的这座石台。
四周少说也有十几层石阶。
估算一下,高度大约是普通学校升旗台的三四倍。
由于,胡力他们是从右边耳室进来的,所以面向他们的是最右侧的石阶,那三根“通天柱”分别伫立在石台的左右两侧,和正后方,它的前面倒是什么都没有,空空如也。
似乎是故意这样设计的,胡力猜测或许是供译马妃子的后人前来祭拜、瞻仰用的,至于那三根“通天柱”的作用。
究竟是起到什么象征意义,还是其他,胡力暂且还不清楚。
之所以说这里不简单,完全是因为石台的正中间放置了一件既神秘又诡异的东西——冰棺。
在宋财看来那是一副冰棺,但胡力和阿诚心里清楚。
那不是棺,而是棺椁。
不过,有一点三个人是一致明确认同的。
那便是,躺在里面的一定是译马妃子无疑了。
三人正惊诧之余。
“轰隆”一声,后室的墓门不知怎么就自动关上了。
声音非常大,震的宋财身子不由得一激灵。
“大爷的,我还以为你丫要塌了呢。”宋财抬起腿冲着墓门就是一脚,完全没有考虑到这扇三米多高的大石门,是用青石做的,踢完之后就后悔了,疼的他弯着腰直龇牙,也正是因为这一脚,才让他多瞅了那扇墓门一眼,“哎,不对,老胡,我是不是眼花了,这墓门上鸾鸟的翅膀怎么又变成了黑色的了?咱们刚才在外边儿看到的那只不是白色的么,什么情况这是?不会又要出什么幺蛾子了吧。”
经宋财这么一提醒,胡力才注意到,墓门里面和外面一样,也雕绘了一只凤凰和一只鸾鸟。
里外两只鸾鸟除了颜色不同外,其他形象和神态都无异。
里面的鸾凤也是互相缠绕在一起,仿佛一对佳人。
“老宋,你知道《禽经》么?”胡力问。
“知道,好像是春秋时期的一位大师创的一部关于鸟类的书,叫什么来着?”宋财有种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愤慨,拍了拍自己的脑门,想了半天还是没想出来,“我记得前几年为了仿一件带有鸟类的古画,还特意看了那本书,这时间一长倒给忘了。”
“那是春秋时期的师旷写的,这个人很了不起,虽然《禽经》只有三千余字,可是我记得里边儿就有关于鸾鸟的明确记载。”胡力抬头看向那只黑色鸾鸟的眼睛,它仿佛也在盯着胡力看,“据《禽经》上面记载,‘鸾,瑞鸟,一名鸡趣,首翼赤,曰丹凤;青,曰羽翔;白,曰化翼;玄,曰阴翥;黄,曰土符。’,我们刚才在外面看到的那只白色的鸾鸟就是化翼,现在这只黑色的叫作阴翥(zhu三声),这五种青、白、黑、黄、红的鸟,就是传说中西王母手里的那五只鸾鸟。”
宋财频频点头,一方面是对这极具神秘色彩的鸾鸟和凤凰感到敬畏,另一方面也是对胡力个人能力的认可,他之前时常在G园古玩市场向外人吹捧自己如何如何,事实上他也知道自己比不上胡力。
可经历了这么多事情后,他才发现自己和胡力差的不是一点半点,看来这趟回去之后,还得下功夫好好给自己充充电。
阿诚一直在旁倾听,眼神中也流露出对胡力的赞赏。
“我还是不明白,译马妃子死后为什么要把鸾凤给刻在自己的墓门上,这和马大哥给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