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一看书 > 淘沙官 > 第四十三章 销声匿迹

第四十三章 销声匿迹

第四十三章:销声匿迹

深夜,财力斋里屋。

胡力看着整理成堆的那些密密麻麻的天降文,又看了看刚从面馆带回来的那本分形,额头上的纹路一直没有变过,弯弯曲曲的像是一道道逾越不过去的鸿沟。

胡力开始埋怨自己过于自信,当他想要尝试利用分形剖析这二十一个天降文时,才发现他的这种思路虽然是正确可行的,但是短时间内是不可能完成的,而他又想要在很短的时间内翻译出其中的奥秘,这就造成了两难的境地。

因为这些古老的字符,需要一个一个的拆分,然后放大,再对比其他相似的汉字形体,最后找出其中的规律,才有可能拼凑成像小北身上的那种由字符勾勒成形的图案或新的某种字符。

胡力也尝试过直接将它们翻译成汉语的字义,但是难度太大,它们不像单纯的G国文那么简单,所有的部首偏旁都有已出土的帛书或者是可以作为参考的丝织品,抑或是石碑做参考;而这些罕见的天降文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包括一些曾经掠夺我国各种文物珍宝国外博物馆,无一例外,找不到一件类似的物件。

胡力只能试图通过小北身上的纹身,撷取到的灵感来尝试破解,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离开面馆的时候,何芸将那本分形转交给了胡力。

并向他坦白,书是她去国家图书馆借的,借阅信息上的保密字样,也是她托人加进去的,目的就是为了引起胡力的注意,其次则是向胡力证明一下何家的实力。

好让胡力有理由相信他们何家有能力帮助他找到父亲,并同时作为一项交换条件,使得胡力能够答应参加这一次行动。

当胡力问她是怎么知道自己将要借哪几本书的时候,何芸笑而不答,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钱是个好玩意儿。

胡力马上意会了,前几天他跟宋财提及过借书的事,书单一定是宋财透露给何芸的,好在折腾了一大圈,书还是借到了,胡力这才打消了找宋财算账的念头。

此番在面馆的这波小插曲,让胡力有了两个很大的收获。

胡力的第一个收获是,他对何芸兄妹二人多了一份新的认识,这让他在后期双方的合作中,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如果大家将来撕破脸皮,胡力也能清楚的知道对方的弱点,不至于落到一败涂地的地步。

自从认识马回,又经历了在海底拓石碑、从珊瑚群逃亡的种种惊心动魄的惊奇的事件后,胡力变得更加严谨了,加上胸口的这块黑如铁器一般的印记,现在的胡力无论是精力还是体力都比从前要好太多,就像何芸说的那样,这无疑又给这次行动增加了一份成功的概率。

面馆的三人谈话结束后。

让胡力钦佩的是,何芸和何尚两个人差不多都在三十出头。

1991年那会儿,如果说他们真的去了X区,并且成功救下了马回,那么当时顶多也就十四五岁,何尚比何芸大三岁,顶多就十七八岁,两个人小小的年纪居然能够独当一面,带着一群手下穿越神秘莫测的河湖相土林,寻找更神秘的陵墓,普天之下没有几个人能做到。

胡力七八年前在考古队工作的时候,也听过不少天才少年的传奇经历,但也没有何芸兄妹俩这么强悍的,两个加起来不到四十岁的小孩,居然拥有如此的胆量与魄力。

真是应了那一句虎父无犬子的老话。

但是胡力总觉得这句话用在何芸兄妹俩的身上,应该改成虎爷无犬孙才是,因为他们打小就是跟着爷爷走南闯北,一身的本事与胆量自然也是他们的爷爷传授的才是。

对于何芸这个女人的手段,胡力今天算是见识到了,光凭她当年那么小的年纪在队伍里就有各种威慑人心的办法,就注定她将来会走上一条不寻常的路。

胡力很清楚,就算自己不答应参与他们组织的这一次行动,何芸也有法子让他臣服,毕竟女人的手段要比男人高明的多,她们就像一根看不见的钢丝,自古以来有多少人因为这根钢丝而摔倒,有的还摔的粉身碎骨。

临行前他只好答应了何芸,最关键的一点是现在拓本里的秘密破解不出来,也只好等着出发的时候,在路上慢慢研究了。

胡力的第二个收获,也是最大的收获,便是关于父亲的。

淡黄的灯光打在早就泛黄的页面上,让它变的更黄了。

胡力拿出父亲遗留下来的那张私人日记,目光停留在最后那一段戛然而止的文字上,结合白日里何芸的讲述,不禁联想起了当时的现场画面。

胡力猜想,这张不完整的日记,可能是因为当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