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一看书 > 千里万里月明 > 分卷阅读41

分卷阅读41

李秋屿看过来,她立马又干笑,缓解尴尬。

他见她这个样子,很自然的,做了个有些过界的动作——伸手捏了捏她的脸,却不愿回答方才的事。

“小孩儿乱打听也长不高,哦,我差点忘了,你的心很高就行。”

明月护痛似的摸了摸,其实不疼,心里猛得哄哄然乱跳,她装作无事,冲他笑笑,不再那么爱讲话了。

这一路不好开,到庄子后,李秋屿把她自行车放下来,又拎起一箱子礼物。西北风呜呜吹,竟叫地上的雪旋个圈再跑,沫子乱拂,就是这样的天,妇联的一个大姐早到了。

院子叫雪覆盖了,堂屋似冰窖,又没开灯,里头昏昏地坐着人,真是另个世界,李秋屿进来把东西放下,跟人打招呼,第一次见到杨金凤。

棠棠不怕生,嚼着糖一眨不眨看着来客,杨金凤让她叫人,她也不叫。

妇联的大姐很欣喜,说:“大娘,资助明月的也姓李,你看这可不是缘分?”

杨金凤那样子,倒看起来不是多高兴,受人钱财,滋味哪里能好了。她不是那样的人,心里总觉怪,可还是叫明月拿瓷缸倒热水给李秋屿喝。

一家人用一个瓷缸子,明月到厨房寻碗,用开水烫了烫,捧着个碗,颤颤巍巍进来,李秋屿忙接住。

大人说话,无非就是绕着明月的学习,家里的情况,妇联的大姐希望像李秋屿这样的人多些才好。

明月不坐,她站在一旁手背后头听大人说她的事,时不时盯着李秋屿瞅上一眼,他侧坐着,脸庞的轮廓半明半冥,很有些莫测的神气。

杨金凤说:“往后这孩子念好了书,一定不忘你,明月,听着没?”她语气严肃了,明月心道,他不资助我我也不会忘的,嘴上应说“知道,我长大了也会帮人念书。”

“小李你看,你看娃娃多懂事,你这就是她的榜样!哈哈!”大姐笑得响,说话时,一手拍在了李秋屿的腿上,他不大习惯,只微笑着。

明月家里的情况,他核实过,包括明月本人,他也跟学校老师打听过,事情要么不做,做了便很细心,不至于随便当什么冤大头。他没有人说得那样高尚,也不乐意当什么榜样,这件事,要说有意义,那也是对这个叫明月的女孩子。

到饭点了,杨金凤要去烧饭,她们的厨房烧几个人的饭是不容易的,李秋屿不想麻烦,杨金凤说:“吃顿便饭吧,不能叫你大老远来空肚子走。”

“大娘,雪下大了不好开车,我回去还有事,”李秋屿转身看看明月,笑道,“别有什么压力,有什么需要尽管告诉我。”

听他这么说,她们不好留他,唯恐耽搁这位城里人的要事。杨金凤进屋把压席子下的钱拿过来,从未动过,李秋屿没想到她们还留着等还。

“念书是念书,一码归一码,不能再要你这个钱。”杨金凤给他硬塞口袋,“后生你拿回去,你要是不拿,我这没法给我两个孙女立规矩了都。”

李秋屿想起明月的话,看看她,她静静望过来,也没什么特别的反应。他这才发觉,她在人多的时候没怎么说话。

都这样了,只能收回。

他上车后往兜里掏车钥匙,发觉有东西,是个很小巧的花篮,巴掌大。李秋屿降下车窗,明月对他默契一笑,他也了然,应该是某个不经意的时刻,她悄悄放的。

这个花篮,回去后有一次叫女朋友看到,以为是买的礼物,人很高兴,自顾拿走,李秋屿本欲开口说点什么,却还是随她去了。

第14章   春天一来,庄子里的人都在传一个消息,今年不用完粮,也不收提留,

春天一来, 庄子里的人都在传一个消息,今年不用完粮,也不收提留, 这种好事,真是千古未有,种地的哪有不交公粮的。可就是不要交了, 不光今年不交, 明年也不交,往后都不要交了。

连学校老师都说这事儿,他们的父辈, 也都是农民。老师们在办公室谈论国家政策, 看报纸,明月去送作业会听那么一嘴。她问了几遍想确认这事,代老师笑了:“李明月, 你还操着国家的心呐?”

明月想,不交公粮是大事,跟她李明月有关着呢, 跟全国每个种地的农民都有关,她是农民的后代, 自然关心。

可她要中考了,重点班非常紧张,争分夺秒。下了晚自习,到寝室点蜡烛继续学。明月几乎不回家, 杨金凤也不让,她卖豆腐, 骑着三轮一边卖一边就到了乌有镇,给明月送钱, 送吃的。

李秋屿又给她寄了新的学习资料,通过一次电话,问她近况。明月这下没功夫迷惘了,也没那么迷惘,她记得他的话,也看见许多事,明白只有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