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车手必须适应赛车
特鲁利一头金色的长发,高挺鼻梁加上深邃眼眶,长相绝对算F1车手里面上游水平,自带一股意大利的潇洒不羁气息。μ卡t/卡′=e小¢?说??网?=( ??更\新#]¤最?快!
只不过面对陈向北一行人,他的态度就略显有些冷淡了,仅是面无表情的点了点头,就算是打过招呼。
这份态度自然不是针对陈向北,而是跟花布积怨颇深。
认真来说,特鲁利这家伙也算是有点“不惧强权”的个性。
当年顶着德国F3冠军的头衔进入F1围场,米纳尔迪车队跑了七场比赛之后就前往了普罗斯特车队。
那时候四冠王普罗斯特退役不久,又有“本田无限”的引擎优势加持,可以说赛车非常有竞争力。
特鲁利也不负众望,排位赛单圈领先队友一秒的优势,为自己赢得了两年的正式车手合同。
结果第二年普罗斯特就开始瞎搞,放弃了本田无限引擎做起了“法国梦”,转头拉胯到极致的标致引擎,赛车直接从中上游集团掉到了垫底。
面对这种状况,特鲁利公开回应宣称,普罗斯特这辆赛车是他职业生涯之中,开过最差的一台赛车!
相比较起来,头哥的著名“GP2 engine(引擎)”吐槽还算保守了一些,至少波及范围局限于动力单元,没把车队底盘给带进去。
只不过那时候的媒体宣传没这么发达,再加上特鲁利的名气远不如头哥,流传范围跟影响力就没有这么广泛。
但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来,这家伙的性格确实很“刚”,接连跟车队老板以及经理翻过脸。
现在“仇人”见面,自然不会给花布好脸色。
相比较起来,花布倒是很无所谓的摆了摆手。他的性格就属于只看重利益,不在乎对错。
当年偏向于阿隆索,在于花布担任了经纪人一职,可以获得广告收入跟签约金的分成,为了钱自然得力挺西班牙新秀。
如今双方没有了利益冲突,花布就可以很坦然的面对特鲁利。
至于陈向北,也是很平淡的点了点头呼应。
既然对方冷淡,他跟特鲁利也不熟,就没必要热脸贴冷屁股。
车组成员抵达之后没有休息的时间,立刻前往维修站展开设备的装卸跟调试工作。
两百多吨的设备,单单电缆长度就高达上百公里,组装的复杂程度跟之前F3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这就是为什么,每一站比赛车组成员高达数百人的原因。
陈向北下午时间没有闲着,来到了如今改名为梅奔的P房面见了罗斯·布朗。
希望通过他的关系,说服新任国际汽联主席让·托德,尽快完成自己超级驾照的特批。
听完陈向北的请求,罗斯·布朗非常爽快的答应道:“北,没问题,托德先生很喜欢有潜力的年轻人,更重要他非常果断跟有魄力做出决定。”
F1历史上有非常多著名的经理跟领队,比如说让·托德、布里亚托利、托托·沃尔夫、霍纳、比诺托等等。
如果要挑选出历史级的话,那么让·托德一定榜上有名!
这位法国经理给外界的第一印象,就是一个看起来很和善的小老头模样。
但绝对不要被他的外表给蒙骗了,每一位成功的车队经理或者领队,都有着极其强权的铁腕!
同样是给一号车手当炮灰夺冠,花布好歹还演了一出“撞车”的戏码。
要不是没给够封口费以及过河拆桥,“撞车门”早就悄无声息过去了。
比·诺托下令让巴里切罗终点线前让车的“刹车门”,简直属于演都懒得去演一下的明目张胆,称之为操控比赛都不为过。
没有铁腕手段下达这种指令,就不可能压制住豪门法拉利内部异见,以及旗下的明星车手服从。
为什么十几年后法拉利逐渐小丑化,车队内部体系指令混乱,做不出来那种斩钉截铁的策略?
就在于豪门车队几十年下来山头林立,缺少一位让·托德这样的强人领队!
同样初现端倪的还有红牛车队,经理霍纳跟“太上皇”马尔科各种权力斗争,再加上一个超然独立的明星车手维斯塔潘,很多内部决策根本得不到统一。
之所以没有像法拉利那样垮下去,纯靠维斯塔潘个人能力撑住场面。
但凡换围场内其他任何一位车手,红牛车队同样拿不到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