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说,二十年前映月巷就险些被拆迁?"暖月坐在医院病床边,紧盯着李老板苍白的面容。
李老板费力地点点头,声音虚弱:"当时你奶奶挺身而出,带着商会的人......咳咳......"他说着剧烈咳嗽起来。
"老李,别说了,好好休息。"一旁的张叔关切地说。
"不,这事她必须知道。"李老板抓住暖月的手,"那些人,他们......"话没说完,监护仪突然发出刺耳的警报声。
"血压急速下降!"护士冲了进来,"请家属先出去。"
暖月被护士推出病房,只能在走廊上焦急等待。半小时后,医生出来说李老板已经稳定,但需要严格静养,暂时不能再探视。
暖月失魂落魄地走出医院。阴雨绵绵的天气,让整个城市都蒙上一层灰色的愁绪。
"暖月!"熟悉的声音传来,秦漫撑着伞小跑过来,"我刚听说李叔住院的事,怎么样了?"
"暂时稳定了。"暖月勉强挤出一丝笑容,"不过还没问出什么。"
"别想那么多了,先去喝点东西吧。"秦漫挽着她的胳膊,"我正好有些事要跟你商量。"
咖啡厅里,暖月用力揉了揉太阳穴。秦漫坐在对面,正在笔记本上快速敲打着什么。自从上午去医院回来,她就一直在整理方案。
"你看这个。"秦漫转过笔记本屏幕,"我做了一个详细的营销企划。"
屏幕上是一份精美的PPT,封面写着“棉花糖糖果店品牌升级方案”。暖月强打起精神,认真翻看起来。
"首先是新媒体运营。"秦漫指着第一页,"我们可以开通小红书、抖音账号,重点展示手工制糖的过程。你看现在怀旧风特别火,传统手艺更是稀缺,完全可以打造成网红打卡点。"
她快速翻到下一页:"然后是产品包装升级。保留传统工艺,但要在包装上做文章。比如这个,用老照片做包装图案,每款糖果都配上一个老街故事。"
"这个创意不错。"暖月眼前一亮,"奶奶的笔记里就记录了很多故事。"
"对啊!"秦漫兴奋地说,"我们可以做成'记忆系列',每个月推出一款特别版,让客人在品尝糖果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老街的温度。"
她继续往下翻:"再看这个,线上线下联动。我们可以举办'老街集市',邀请其他老字号一起参与,做成定期文化市集。同时在网上直播,打造IP效应。"
"成本呢?"暖月问出最现实的问题。
"我算过了。"秦漫拿出一份预算表,"前期投入确实不小,但只要打响名气,回报率很可观。而且我认识几个品牌营销的老朋友,可以帮忙压低成本。"
暖月低头沉思。秦漫的方案确实很专业,但她心里还是有些犹豫。
"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秦漫握住她的手,"你怕改变太大,会失去糖果店的本质对吗?"
暖月点点头:"奶奶一直说,做糖果最重要的是真心。如果变得太商业化......"
"但真心和现代化并不冲突啊。"秦漫认真地说,"你看这些年那些成功的老字号,哪个不是在传承中求创新?关键是怎么结合。"
她打开手机,调出一张照片:"你看这个,成都的一家老茶馆。他们把百年老店变成了文创基地,不仅保住了传统,还创造了新的价值。"
"可是......"暖月还在犹豫。
"我明白你的顾虑。"秦漫叹了口气,"但你想想,现在的处境多危险。对方明显是有备而来,如果我们不抓紧改变,等真的被挤垮了,什么都保不住了。"
这句话击中了暖月的痛处。今天在医院看到李老板的样子,她就知道这不是开玩笑。对方显然在为大规模收购扫清障碍。
"而且你看这个。"秦漫指着方案的最后一页,"我设计了一个'林奶奶的糖果课堂',专门教授传统制糖技艺。这样不仅能保护传承,还能培养新一代手艺人。"
暖月的眼睛亮了起来。这确实是个好主意,既能传承技艺,又能扩大影响力。
"其实啊,"秦漫语重心长地说,"守护传统不是固步自封,而是让它以新的方式活下去。你奶奶那么聪明的人,一定也希望看到糖果店与时俱进。"
暖月想起奶奶的笔记本。里面不仅有老配方,还记录着她不断改良创新的过程。或许,改变本身就是一种传承。
"对了,你不是说在找什么资料吗?"秦漫突然想起什么,"我托朋友查了查二十年前的报纸。有个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