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城阳书院去,她去买碗筷的铺子。
两人同行了一段之后,告别。
沈黎转了个弯,就看到了买碗筷的杂货铺子。
一进去,就有掌柜喊了一声。
“掌柜,买碗筷,要的多。”
她正入主题。
掌柜一听是大生意,连忙笑容满面地跑了出来。
“要多少啊?”
沈黎歪着头想了想,“吃饭的饭碗和筷子还有茶碗各五十套!”
目前,清欢阁起步期间,先弄五十套应该是够用了,钱得用到另外的上面去。
那关东煮,总不能只有丸子和海带的,更挣钱的,还得是素菜。
所以,得另外去收菜才行。
给掌柜付了钱后,沈黎先带着店里的伙计,将东西送到了清欢阁。
然后就去街上转悠,打算买能煮到关东煮里的素菜,譬如白萝卜。
白萝卜必须得是关东煮里必不可少的东西!
然后再收收鸡蛋。
如今正是赶早的时候,新德街上人来人往。
不少城阳县外的村庄里的农民挑着家里的新鲜的菜来县里卖。
虽卖不上几个钱,可是对于一年营收都是那些稻谷换钱的农民来说,能换几个钱买个二两肉也是好的。
她转了一圈,只找到了两个卖萝卜的。
一问价钱其实也都不贵。
两文钱一斤。
沈黎都要了,一共二十来斤。
那两人哪里见过这样的手笔,便极其热情地要给沈黎送回去。
二十来斤萝卜她当然不会拒绝帮忙送货的。
终于,快到谢家附近的时候,其中一个稍高一些的中年男人,稍稍有些不好意思地开口问道:
“谢娘子家是开铺子的话,我家萝卜地里还有……”
一旁的那个稍胖一些的,结结巴巴地开口道:“俺,俺家地里也有……”
沈黎歪了歪头,也行,这样也省得去找人了。
问了两人的姓名后,高的那个叫成万里,胖一点的说话结巴的叫孙寺。
她道:“行,成万里孙寺,你们五日后再来送一趟萝卜,就送到新德街和新隆街的交叉口上的清欢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