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平射规则宣读完毕,吕尚凝神静气,紧盯着远处缓缓移动的靶标,调整呼吸。伸手抽出一支箭,搭在弦上,拉满弓,目光锁定目标。
崩! 利箭脱弦,稳稳射中靶心,周围响起惊叹声。 吕尚面色沉静,又接连射出几箭,箭箭中靶,箭羽乱颤。 这骑射之术,与武学之道相近,二者皆要对力量、速度、平衡有着精准掌控。 吕尚既在武学上有了非凡造诣,在骑射之上就能一通百通。有心、体、力三者的精确把握,马射、步射、平射对他而言,实在太简单了。 “好,” 正巡视校场的杨林,见到吕尚箭术,脱口道。 “千岁……” 见主考官杨林叫好,一旁的监考官,也当即低声向杨林禀报吕尚在马射、步射两关的成绩。 在知晓吕尚成绩后,杨林笑着点头,对左右道:“没想到吕永吉那憨货,他的儿子竟如此出色,都说齐郡公家的世子行事荒诞,不拘成法。如今列位可是眼见为实,此子难道不是将种?” 对于吕尚,杨林第一印象颇为不错,毕竟是老嫂子的外甥孙,杨林虽称吕苦桃为嫂,但实际上是以母侍之,都说长嫂如母,杨林是深有体会。 要知道,当初吕苦桃入杨家门时,扬林才垂髫之年。杨林虽为杨忠之弟,却是被吕苦桃从小当儿子养大的,常称嫂子为嫂娘,感情深厚。 所以在见到嫂娘家的孙辈成器时,也感欣慰。 同考官杨素稍作沉吟,轻声道:“确是個将种,可堪大用!” 吕尚在马射、步射、平射上的技艺都极高,有这本事,就是后面的马枪、翘关两项没过,也值得交好。 最重要的是,吕尚虽出身天子母族,但吕氏一门并非世家大族,只是因杨坚之母元明皇后而显贵,能依靠的只有杨坚这個天子,所以更能得天子信任。 与吕尚同为杨坚后辈的唐国公李渊,箭术也极为高超,曾有雀屏中选之事,至今为人称道。 只是李渊出身太高,祖父李虎是西魏太尉,为西魏八柱国之一,赐姓大野氏,父亲李昞是北周御史大夫、安州总管、柱国大将军,袭封唐国公,母亲是当今皇后独孤伽罗之姐。 就这出身,注定李渊能得重用,却难得信任。 有时候家世太好,也是弊病。 监考官与左右部将,见主考官和同考官都为吕尚发声,再看这個年轻人时,面上已难掩羡慕之色。 这個年纪,又是这样的出身,真可谓前途无量啊! 就在众人艳羡吕尚时,不远的人群又有惊呼响起。 “好箭法,” 马射场地中,新永丰一身劲装,稳稳地跨在一匹枣红骏马上。手中长弓如满月,箭似流星离弦而出,带着呼啸的风声,精准地射中靶心。 崩!崩!崩! 几乎就在同一瞬间,他迅速抽出第二支箭,搭弓、放箭,一气呵成。 这一箭同样稳稳地扎在靶心,与第一箭几乎重叠。 紧接着,第三箭,第四箭,他动作毫无停滞。 周围的考生,都被新永丰的连珠箭术惊得目瞪口呆,紧接着爆发强烈的欢呼声和喝彩声。 新永丰仿若未闻,依旧专注张弓搭箭,心无旁骛。 随着最后一支箭稳稳命中,他缓缓放下手中的弓,长舒一口气。 此时,周围喝彩声达到了顶点,杨林也为之侧目,问监考官,道:“此是何人?竟有这般技艺?” 监考官翻阅考生家状后,道:“此乃江陵新永丰,” “江陵?南人?” 杨林眯了眯眼,道:“此子的连珠箭,非同一般啊!” 对这個身手了得的南人,杨林也是上了心。这么漂亮的连珠箭,杨林已有许多年没见过了。 他目光投注在新永丰身上,神色中满是欣赏。 看了片刻,杨林微微颔首,对身旁的监考官道:“着重留意此人,南人之中,还有如此精擅骑射者,实在难得。” 同考官杨素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补充道:“千岁,南朝马政不修,战马匮乏,新永丰身为南人,竟精擅骑射,可见其人家世背景不凡呐!” 杨林喃喃低语道:“是啊,说的不错,南人中精擅骑射,新永丰,南朝,南朝新姓高门,难道是新德庆?如果这小子没改名换姓,新永丰是他的真名,那就是新德庆的后辈了。” “如果真是新德庆的后辈,那就不能让这小子离开我大隋了。” 想到新德庆这個又硬又臭的老家伙,杨林再看向新永丰时,目光已有些不同。如果新德庆的后人入仕大隋,这对南陈的人心,未尝不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