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休,去休,”
道人捋须,清亮的眸子,一点神光似有似无。拂尘一甩,有朦朦清光,自道人脚下浮现,随后道人慢步徐行,身影渐渐模糊,直至消失在山林中。 见道人远去,吕尚手捧宝经,高呼道:“老师,您授弟子道法真传,恩德天高地厚,粉身碎骨亦难报万一,还望老师留下尊号,弟子好在家中早晚供奉老师神位,不忘老师再造之恩。” “老师,老师,”见许久没动静,吕尚禁不住急呼。 此时道人虽已远去,可道人神通无量,整個终南在其看来,一如掌上观纹,吕尚的呼喊声,亦清晰的落入道人耳中。 “唉,哪里有什么恩呐,只望你日后不要惹出祸来,牵扯到贫道,贫道就当是报答了。” 道人声音似从无穷高处落下,回荡山涧之间。 吕尚虔敬道:“老师不以弟子驽钝,而拒门墙之外。又授弟子正法,弟子自当时时慎思笃行,潜心向道,怎敢妄为惹祸,坏了求道的机缘。” “你能如此想,也不枉贫道来此点化你一场了。” 道人的声音似近实远,愈发飘忽,道:“修行不易,道阻且长,贫道有一言赠你,念己勿念欲,行己知行义,道心莫相忘,且行且珍惜。” 吕尚伏身叩拜,道:“弟子,谨记老师教诲,” 在静默半刻后,见道人并未再度显圣,确认道人这次是真的远去后,吕尚这才慢慢起身。 “浮黎鼻祖金华秘诀,” 吕尚低头看着真传宝经,再也难掩心中激动。 “哈哈哈,” 这一刻,他仰天大笑,他手舞足蹈,多年夙愿终是有了结果,各种心绪一朝涌上心头。在尽情癫狂放纵后,吕尚渐渐恢复平常心态,深吸了口气,再度向道人去时的方向,遥遥一拜。 然后,吕尚脱去身上道袍,将道袍叠放整齐,郑重的将真传宝经压在道袍上,赤身走入太乙河中。 水波轻泛,略微洗濯后,吕尚从太乙河走出,穿上道袍,扎上发髻,身上水汽蒸蒸,仪态焕然一新。 “可惜山中条件简陋,不能焚香沐浴,不然必要焚香沐浴,斋戒三日,再阅研真经宝卷。” 佛道俩家都是一般,对待珍贵的真经密传时,无不焚香沐浴,斋戒之后才会翻阅。此谓收摄身心,洗去业障,以后天清净之躯接受道法。这不只是对道法的尊重,更是对修行的态度。 吕尚坐在山岩上,徐徐翻看着道人所授真经。 这部浮黎鼻祖金华秘诀确实玄妙无方,吕尚细读之,真如饮甘泉、品金露,身心为之一畅。 一时竟沉迷其中,渐入物我两忘之境,更不觉身外日月更替。以至等到他再回过神来时,已是三日后的平旦时分,天色将亮未亮之际。 “大道有望啊,” 吕尚抱着《浮黎鼻祖金华秘诀》,畅快的大笑。 太乙河边三日三夜的研读,吕尚纵然竭尽才思,却也只是稍稍浅读了一点皮毛,还未真正读透其中所含经义。可就只这一点点皮毛,已让吕尚知道他这次究竟得了何等了不起的机缘。 浮黎鼻祖,此在道家,是谓元始也! 三清之首,既为大罗玄都玉京玉清元始天尊。 这部真经赫然是传自元始天尊的大道密传,由上古真人广成子亲自所著,又经外丹道仙翁葛玄批注,内丹道紫阳真人张伯端作序,集内外丹道之圭臬总纲,本身价值委实不可估量。 全篇分为十二章,是为采金定水章、求真踵息章、神室变化章、坛炉鼎灶章、水火化育章、浮黎清浊章、接气生神章、点化分胎章、十月丹成章、金鼎通玄章、妙香普济章。 每章都直指升仙了道之径,称宗作祖之门。十二章金华秘诀互为表里,一脉相承,若能将其中的阐述妙理尽数参透,必能得无上功果。 吕尚不奢望将十二章金华秘诀尽数都参透,他只悟得一二真意,就足够以后受用不尽了。 —————— 终南山,楼观台, 云海浩渺,金霞漫天,一道人身处云雾之中,手执拂尘,周身有清光浮现,显化云镜,静静看着吕尚的种种表现,最后满意的点了点头。 “只希望此子,不要辜负吾的《金华秘诀》,” 道人平生之好,便是收列良才,若非吕尚身上因果太重,重到道人都不想沾染。就凭吕尚这身筋骨,道人都要将其收入门下仔细调教一番。 就算最后道人有顾虑,没将吕尚收入门下,却也寻個借口,暗授其元始密传,大道真法。就是不想糟蹋这般天赐的材料,使之蹉跎百年。 “张紫阳,” 就在道人转身,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