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隋,开皇三年,
“争名夺利几时休?早起迟眠不自由! 骑着驴骡思骏马,官居宰相望王侯。 只愁衣食耽劳碌,何怕阎君就取勾? 继子荫孙图富贵,更无一个肯回头!” 齐郡公府,章台别院,吕尚披着件道袍,横卧在竹塌上,手持丹书,轻声吟咏。 与大荒许伯尚要旰衣宵食操劳国事不同,阎浮吕尚无需劳心劳力,只要做好他的富贵闲人即可。 只是,虽为富贵闲人,吕尚这一年也没闲着,他借齐郡公府的势力四处寻仙访迹,搜罗典籍,再加上他平日在府里穿道袍,诵经卷,好道之名一度连隋天子杨坚都有耳闻。 不过,与某些权贵子弟骄逸自恣,志意无厌,鱼肉百姓相比,吕尚的这点小小癖好,实在算不得什么。甚至有这些权贵子弟的劣迹在前,反而显得吕尚淳厚朴实,令人称道。 “可惜,终南、泰山、峨眉都访了個遍,始终无缘得遇真仙。若不是确实有仙佛神圣显迹,我都要以为神仙故事,都是愚夫愚妇的臆想了。” 实际上,此时的吕尚,远没有他表现出来的那般洒脱。苦心求道,却无仙缘,这其间的苦闷,又岂是旁人能理解的。 他也想像那位天蓬大元帅一样,忽然闲里遇真仙,就把寒温坐下说。 只可惜,哪怕吕尚表现出向道之心益坚,却始终没得真仙青眼,更别提耳提面命授予真传了。 山海大荒的太一神道,只适用于蛮荒太始的天地环境,太一氏辟地天开之后,天生神圣们行走大地,祂们是天地大道化身,神通法力无量。后世山海大荒之人修行的所谓神道,其实就是以自身血脉为引,凝聚天生神圣们陨落后,散于混溟虚无的大道烙印,最后重证天生神圣之身。 而阎浮世界本身并没有散落混溟虚无的大道烙印让吕尚凝聚,所以吕尚在阎浮世界,纵有真人级数的共工体魄,也要去寻访仙道门径。 太一神道在阎浮世界已是一条绝路,除非吕尚不求上进,就等着大荒许伯尚修为精进,再推动自身功体进益。不然吕尚要想在阎浮世界求取更高境界,就只能寄希望于仙道。 越是研读道经,吕尚向道之心就越诚,阎浮世界的仙道与山海大荒的太一神道不同,这阎浮世界的仙道体系已历三千二百劫,每劫合该十二万九千六百载,经一劫又一劫的推演,本身已近乎圆满无缺。 他若能走上仙道之路,凭借仙道三千二百劫的积累,未必不能触类旁通,在粗旷原始的太一神道的基础上,再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 这是吕尚两份真灵归一时,突然萌发的野心。 “仙道,仙道!” 只是吕尚纵有大志,却不得真仙青睐,只能自顾自的扼腕叹息。 这真就是一個缘字,难倒了多少英雄汉! 就在吕尚低落沮丧时,府中管家一路小跑,跑入章台别院。 “世,世子,又有人登门领赏了,是终南山,玉泉池,” “又是终南山啊,”吕尚看了眼管家,叹了口气,轻轻道:“那,还依旧例,该怎么赏就怎么赏,” “是,” 管家欲言又止,最后还是领命而去。 为了求仙访道,吕尚近一年来公开悬赏神仙踪迹,只要有人见到仙迹仙踪,到齐郡公府说明时间地点乃至经过,他都给予重赏。 这悬赏一经发出,可是轰动京师,每隔十几二十日就会有百姓来齐郡公府领赏,其中或有鱼目混珠之徒,但大多数人还是不敢骗悬赏的。 齐郡公府,天子外戚的名头,确实有些分量。 只是到了最后,吕尚愕然发现,这些来领赏格的百姓,尤其是京城百姓,他们所说的仙迹仙踪,大多指向一個地方。 终南山! 终南有仙,乃天下共识,只是吕尚每每去终南寻道,都是碰壁而归。 吕尚蹙眉,良久之后,叹道:“终南!” “来啊,备马,” 他沉吟片刻,似是下定了决心,吩咐侍从,道:“还有,从今日起,废除关于神仙踪迹的悬赏,” “是” 侍从断然应道。 “世子,您这是?” 刚在外面给完赏钱的管家,正要回别院承报吕尚,就见侍从在旁牵马递鞭。 吕尚接过缰绳,对管家笑了笑,道:“去终南,” 说罢,他又想了想,叮嘱道:“此去终南,与往常不同,这次不求来真传,我誓不回府。郡公回府后,你与郡公说,我以后就在终南山安家清修,若想念我了,就来终南看看我。” “就这样吧,”吕尚翻身上马,胯下马驹嘶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