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靶子扛了回去。
姜明尉正看着那些靶子哈哈笑着。
看到沈飞扛着距离最远的那两个靶子回来了,立刻招手让他过去。
“怎么样?射中了吗?”
“1800米的射中了,1900米的,子弹擦过了靶子,没有射中。”
然而,姜明尉并没有太过惋惜1900米的靶子没有被射中,苏木同志早就说过了,这款手木仓的最大射程就是1800米,1900米的靶子能被擦过,已经是他刻意调整过了。
他对此并不是很失望,心里是有一点可惜,但更多的还是欣喜于1800米那个靶子被射中了。
“让我看看1800米那个靶子。”
1800米他可是就按照往常射击远距离靶子的标准来射击的。
如果是54式手木仓,别说是1800米了,就连800那个靶子也得脱靶。
而1800米的靶子能被射中,就只能说明这款手木仓的性能的确如苏木同志所说的。
那就代表他们拥有了一款远超世界顶尖水平的近战武器。
而且这武器还是可以大量制造的。
苏木同志的设计图本身就是可以工业化生产的设计图。
他制作这支手木仓的时候,自己也站在一边看了。
需要的零部件,很多都是原本那些枪支的零部件。
有些是没办法直接用,需要再调整一下,但苏木同志调整过的那款已经不是国内最主流的机床仍可以加工出来,就更不用说苏木同志设计的更精细的三轴数控铣床了。
什么?
他们这家军工厂规模太小,没有资格拥有那么高精的机床?
害,谁让是他们这边的人发现的苏木同志呢?
谁让苏木同志是在他们这家军工厂制作出了性能这么好的手木仓呢?
谁让那三轴数控铣床的设计者就是苏木同志呢?
谁让苏木同志对他们的印象很好呢?
按照常理来说,他们这家军工厂的确是没有资格,但谁让原则现在就站在他们这家军工厂里呢,还心向着他们这家军工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