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少年照亮前行的道路。
“太乙仙长,难得相遇,不知在下可否向仙长请教一番修行之道?”
吕大信微微一笑,语气中带着几分谦逊与诚恳。
他虽以儒家学说教导哪吒,但一直想深入了解此界的修行之法,虽然借助李靖夫妇搜集不少修行典籍。
但依然有许多困惑之处,现面对太乙真人这样一位得道高人,心中自然生出了求教之意。
太乙真人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欣喜,哈哈大笑道:“哈哈哈,能与吕大贤论道,贫道求之不得!”
他本就对吕大信的学识与为人颇为敬重,如今见对方主动提出请教修行之道,心中更是欢喜。
这不仅是一次与文修交流的机会,更是他偿还因果的大好时机。
两人相视一笑,随即在书房中相对而坐。烛光映照下,书房内显得格外宁静,只有窗外偶尔传来的风声轻轻拂过。
太乙真人捋了捋胡须,率先开口道:“吕大贤教导哪吒的学说,贫道深感佩服。此学说讲究修身养性,与修行之道颇有相通之处。不知吕大贤对修行有何见解?”
吕大信微微颔首,沉吟片刻后说道:“在下虽未深入修行,但以为修行之道,首重心性。
心正则道正,心邪则道邪。故万事应讲求‘诚意正心’,与修行中的‘明心见性’可谓异曲同工。
只是在下对具体的修行法门知之甚少,还望仙长指点。”
太乙真人点了点头,赞许道:“吕大贤所言极是。
修行之道,却是以心性为根本。无论是道家还是其他正统修行,皆强调心性的修炼。
贫道所修之法,乃是道家正统,讲究顺应天道,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最终达到与天地同寿的境界。”
吕大信听得入神,追问道:“那仙长以为,修行之人该如何入门?”
太乙真人微微一笑,抬手一挥。
一道柔和的光芒在空中凝聚成一道符箓,缓缓飘到吕大信面前:“修行入门,首重筑基。
筑基之法,在于炼气。
炼气者,需先静心凝神,感受天地灵气,引气入体,化为己用。
吕大贤若有兴趣,不妨试试。”
吕大信看着眼前的符箓,心中一动,依言闭目凝神,尝试感受周围的灵气。起初,他只觉得四周一片寂静,但随着心境的逐渐平和,他仿佛感受到了一丝若有若无的气息在周身流动。
太乙真人见状,轻声说道:“吕大贤果然天赋异禀,初次尝试便能感受到灵气。接下来,试着将这股气息引入体内,循经脉而行,归于丹田。”
吕大信依言而行,只觉得那股气息渐渐汇聚于丹田之处,形成一股暖流,缓缓流转全身。他睁开眼,眼中闪过一丝惊喜:“这便是炼气之感吗?”
太乙真人笑着点头:“正是。吕大贤果然悟性极高,初次尝试便能有所感悟。假以时日,必能在修行之路上有所成就。”
“道长,我这有一篇练气之法,不知道长可否帮忙鉴别一二?”吕大信忽然灵机一动,决定将太极玄清道的三层功法讲述出来,希望能得到太乙真人的指点。
“好说,好说。”太乙真人欣然应允。
吕大信便将太极玄清道的三层功法娓娓道来,从炼气筑基到气通天地,详细阐述了其修炼法门。太乙真人听得极为认真,时而点头,时而皱眉。
待吕大信讲述完毕,太乙真人沉吟片刻,缓缓开口道:“吕大贤,你所得的这练气之法,也属于道家一脉,只是此法属于道家旁门,不练元神,只炼周身一股气,最后气通天地,天地同寿。然而,此法门虽有其独到之处,却也有明显缺陷。”
吕大信连忙问道:“还请仙长明示。”
太乙真人捋了捋胡须,继续说道:“此法门太吃天资,且似乎是从一残篇中提炼而出,本身并不完整,延寿效果有限。因此,修炼此法门,入门难,精进难,成仙更难。难,难,难!”太乙真人一连三个“难”字,道出了太极玄清道的缺陷。
吕大信听后,眉头微皱,追问道:“不知仙长可有解决之道?”
太乙真人哈哈一笑,摆手道:“这个简单。此法门虽难炼,但作为修行之基,却能打下坚实的根基。
只要在太清境开始修炼凝聚元神的法门,便能轻易凝聚元神,得享千年寿元。
并且,只要有后续修行之法,别说炼神返虚,就是得道成仙,都是有机会的。”
听了太乙真人的话,吕大信一时陷入了沉默。
他虽借助李靖夫妇搜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