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五只始皇帝
嬴政想要做的事情,那是什么都阻止不了的。
当时改革军功爵制还算是徐徐图之,此时降税丶免税一事却在很快时间内推行下去了。
反对者当然众多,不过在嬴政强权的压制下,没有一个人敢提出来的。
多少士兵提着刀看着他们呢,但凡他们对这个政策有一点不满,那就立马血溅三尺了!
要知道,这些士兵家里也不是完全不交税的,就算是他们的军功足以让他们不交税,那他们总还有亲戚朋友交税的呀!
免除赋税,对农人来说有多重要!
还有商贾的税也一并减免了许多,这让商人也开始拥护嬴政的政策,本来还对秦国没有什么归属感的原赵韩楚燕四地的百姓迅速归心。
什么?你说恢覆原来的国王?他们会给百姓减赋税吗?恐怕不会吧?当然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但是拿现在已经实打实的减免去赌一个可能……
百姓在这事上面还是很明白要怎么拿捏的。
於是很快,嬴政便成为了所有百姓拥立的大王,就连齐魏两地的黔首都知道了这位贤明的君主——这还是要归功於嬴政在两国放置的间谍,还有被秦国减免了一部分商业税的商人。
前者本来就是要尽心尽力的给秦国制造优势的,而后者单纯就是来这边炫耀,顺便看看能不能捞点老夥计跟他们一起去秦国发财。
但是这种带动却是很可怕的。
本来对秦国怕得要死的百姓们突然间不怕了,再加上冯去疾编写的《大秦神话传》系列也已经跟着传了过来,百姓们心中越发有了一个念头:
秦王乃是天神下凡,前来人间救苦救难。现在七国纷争多年,征伐频频,虽然之前老说秦王昏庸无道图谋天下,但是其他国家的君王就不是这样了吗?
天下乌鸦一般黑,其他的国君又是什么好鸟?无非是没有秦国厉害,所以没能打败秦国成为这个大势所趋统一七国的国家,所以开始诋毁那边了嘛。
他们都懂!
以前是觉得自己在这边过得也挺好的,秦国那边却是战争机器,苛捐杂税一大堆,而且他们的士兵还都很残暴。
腰间挂着人头哎!
还有就是战国大魔王嬴稷了,以一己之力把六国打疲,让六国对秦国闻风丧胆,也给秦国打下了残暴的名声。
但是现在看来,这个新王很不错嘛。
上面干得不好的王,还不投降?
在这种舆论和秦国武力值的双重威压下,魏国没坚持了两个月,就如同韩国一样地投降了,魏王亲自入秦,然后搬进了魏府。
又两个月,齐王也来了。
至此,秦国再次在嬴政的手上统一了六国。
但是上一世的时候,嬴政统一六国用了十年时间,现在他只用了五年左右,上一世统一六国大多是靠战争,哪怕是后来投降的齐国,也是打了一阵子才投降的,其他都是打过去的,而且也没有打服,只是表面上没办法反抗而已,就算是在他还活着的时候,各国馀孽私下的反秦活动也没有停止过,更不用说在他死后那些纷纷起义的人了。
可是现在,嬴政知道,只要自己这个政策不变化,那么六国馀孽或许会继续造反,但是普通人已经不会再跟着他们,或者收留他们了。
毕竟曾经的六国已经远去,已经不能带给黔首们令他们满意的待遇,就算是他们许诺覆国之后会将税率降到比现在秦国更低的比率,可是一来反抗秦国成本太高,二来黔首们现在过得好,自然不希望再冒险,再次陷入战争之中。
於是,在这个时间线上的公元前二百四十年,嬴政成功统一六国,继续采三皇之“皇”丶五帝之“帝”,是为“皇帝”,设立三公九卿,其中有不少还是女性——比如说相里琴就直接给了御史大夫的职位,而巴寡妇清也给了治粟内史的职位。
其实这个官位本来是想要给农家的,但是田源那个傻子没有赶上这一波改革,也就没有机会了。
至於其他中下层的官员,也有不少干的很好的女性被推了上去。
经过嬴政重用相里琴的这几年,以及相里琴和巴寡妇清做出的杰出成就,秦国的人已经很习惯女子在朝堂之上活跃了。
毕竟这两位是真的厉害。
而且其他的女子做了官员好像确实也做的不错,再加上嬴政虽然看起来好像是个温和的王,可是一点都不好对付,不光不好对付,甚至还要担心他会不会什么时候突然之间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