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纵英才,六国统一那都是眨眼间的事儿,我韩慧不才,但也能看出一二,与其命令士兵和强秦对抗,损兵折将杀戮无数最后被秦国攻下,还不如直接投降,秦王英明,必然不会让韩慧失望。”
嬴政:“……”
贪生怕死能说得这么清新脱俗的,韩王也是头一人了。
不过这样也好,有这样的敌人虽然没什么意思,但是能够少伤筋动骨一些,就能在日后痛击匈奴的时候多一点筹码。
是的,匈奴那边嬴政从来不敢忘记,虽然现在看起来那边好像没有什么威胁,哪怕是战国七雄里面比较弱的几个国家都能在打北边匈奴的时候占据上风打的匈奴找不到北,但是嬴政却并不觉得有那么简单。
再者大秦的领土越大越好,秦国养马起家,可北面广袤的草原才是养马最佳的地点。
非要说的话,可能他还有一点思乡之情吧。
嬴政面无表情的想着有点可笑的话,然后继续应付这位昔日的敌人,今日的阶下囚。
“韩王言重了,朕已经命人为韩王收拾好了住处,韩王不妨先住下,等朕好生准备之后,再谈此事如何?”
偌大的韩国,就算是韩王决定投降秦国并两国为一国了,但是他的臣子并不一定都这样想。
李斯能从韩国回来一个是因为说动了韩王投降,一个是因为他派去的人保护严密,再一个就是这家夥实在是运气好,能从刺杀之中活下来了。
看着李斯脖颈间隐约露出的伤口,嬴政也能猜出他在韩宫之时的艰难困境,心中倒是对李斯有些释然。
这家夥为什么会选择跟着赵高胡亥一起谋逆也能猜出一二分了。
上一世扶苏亲近儒家,治国理论跟自己这个皇帝,和他这个丞相是南辕北辙,而且也或许是他大权独揽的太厉害了,没有给扶苏足够的历练,这个公子在政治上甚至有种可笑的天真。
如果扶苏继位,李斯作为大秦帝国的开国老臣自然会有个善终,不过也就是如此了,想像以前一样大权在握确实没什么可能了,但是若扶植胡亥那么一个蠢货上去就不必担忧了。
毕竟赵高那家夥虽然有些才能,可是和李斯相比就显得微不足道了——嬴政甚至怀疑,如果没有赵高胆大包天跟李斯矫诏刺死扶苏迎胡亥继位,最后又总揽大权指鹿为马,和胡亥一起将大秦帝国迅速的在几年之内拉入深渊的话,他甚至可能在史书上都留不下什么痕迹——如果想要治理好偌大的帝国,还需要仰仗李斯。
为了权利,他能付出的比他自己想的要多得多。
一年时间已经快到了,就算是为了自己的前程,李斯也会将投降了的韩王带回来。
如果是上一世饱经磨炼的李斯应该会做的更好更完善,不过现在……
还是让他这个王上来收拾一下烂摊子吧。
韩慧现在是寄人篱下,当然嬴政说什么就是什么。
不过他在下去之前还拉了身后的中年人一下:“王上,韩慧不才,没什么本事,但这个孩子却还不错,平日所思所想和我大秦注重的法家不谋而合,还望王上不要嫌弃,让我儿跟在王上身边效力。”
嬴政挑眉,看向韩慧拉着的人。
中年男子,面相愁苦,但一身气度确实是一国公子该有的,而那个人也是嬴政熟悉的。
他亲自走下了王座,上前拉住了韩非的手:“是韩非公子吧?朕早就听说公子大名,想要跟公子促膝长谈,但是公子乃是韩国公子,为韩国效力,朕也不愿强人所难,但现在公子既然来了我秦国,那……”
韩非咬着牙,想要说他还是不想为秦国效力,这可是把他母国给吞并了的虎狼之国,但是……
感受到自己的父王踹了自己一脚,想到他来之前李斯丶父王和张相殷切的话,韩非把自己的不满又吞回了肚子里,对嬴政行了个大礼:“韩非才疏学浅,但愿为秦王……王上效犬马之劳。”
嬴政哈哈大笑,“韩非大才,如此实在过谦。李斯,之后你要和韩非一起,为我大秦效力啊!”
李斯脸色虽然不太好看,毕竟他和这个师弟可不是那么的合得来,在荀子那里学习的时候就已经隐隐有着较量的心思了,现在他是主动送上来的,可韩非是秦王求来的,这在嬴政心中的分量就大大不一样,他怎么可能不嫉妒?
嬴政看了一眼李斯,怎么可能猜不出曾经和自己君臣相和了几十年的老臣?
有一说一,如果不是李斯在他死后做出那等糊涂的事情,在嬴政心中那还是李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