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选用的话,整个朝堂的氛围又该多么人心惶惶?满清文字狱杀了多少人,史书可谓血迹斑斑,难道在始皇帝这里也要出现这样的场景吗?
不,不行。
想必她说出来,小皇帝也不会采纳的吧?那毕竟是以始皇帝为原型创立出来的人设,说不上光风霁月吧,总不能用这种卑鄙下流的手段。
嬴政似乎猜出了兰沅芷在想什么,他擡头道:“不如说出来听听,说不定能对朕有裨益呢?”
兰沅芷:“……你确定吗?说不定是馊主意呢?”
嬴政微微一笑:“朕能走到今日,你觉得会一点馊主意都没有听过吗?不过那些馊主意之中,也确实有一些可以用的,要取长补短,才能让朕越变越强啊。”
兰沅芷感慨了一下小皇帝的谨慎和博采众长,能从翔里淘金,然后也把自己那几个馊主意给说了一下。
“……哈,哈哈……确实挺不光彩的哈。”兰沅芷挠挠头,“不过我也想不出什么更好的方法了,或者你学一学邹忌讽齐王纳谏?”
嬴政:“……”
这个典故嬴政当然知道,《战国策》此时虽然尚未成书,但是其中大部分的典故也已经被人写成文章传阅了,作为秦国的国君,嬴政当然知道。
不仅知道,并且倒背如流。
但是……
嬴政面色微沈。
他到底是没有齐威王那个脸面,可以有臣来向他劝谏,但是像所有人都过来指着他的鼻子骂,嬴政自认为没有那个宽宏大量。
不过兰沅芷的话里倒是不乏可以提取的地方。
那些人里面,别的不说,叔孙通可谓是个拍马屁的能手,而且也有那么几分真才实学。这也就代表了起码明面上他不敢也不会和那些昔年的方士一般,跟着众人去讥讽他。
嗯,上一世他泰山封禅受雨的时候,嘲讽他的人里面也没有这个叔孙通。论识时务懂进退,那帮子儒生加起来可能也比不过淳於越一个。
有他在里面斡旋,若有人骂朕他来劝阻,若朕当真有什么昏招众博士议论,也可以由他转述,不光言语会温和很多,甚至听起来都会动听不少。
只是淳於越到底只有一个,剩下的人呢?
法家到底是太过严酷了些啊,若是让李斯知道的话,按照他的风格,应该会一个一个记下来,然后请他一一处以极刑吧。
实际上嬴政虽然不愿意总有人来违逆自己,但并不代表他听不得那些骂人的话,不然上一世泰山封禅之后他就要杀个血流成河了。
这点上,李斯并没有太多他的风采。
想到这里的时候,嬴政突然想到一个问题。
李斯这家夥的消息,似乎很久没有从韩国传来了,他是怎么,说话不对被韩王斩了吗?
现在的韩王算是大秦的恩人了,就是他送来了郑国,修成了郑国渠,成为了将秦国关中变为沃野再无凶年的恩人!
不过有一说一,这个韩王也昏聩的很,如果不是他昏招频出,想必当年灭韩也没有那么顺利。
所以他怎么会有勇气去斩了李斯的?还是韩国终於有仁人志士跳起来想要帮韩王做点事情,把李斯暗杀了?可是他也派了不少人去保护李斯的,如果李斯当真被暗杀,他们也应当传回消息了吧……
就在嬴政思考的时候,宫人前来传信:“启禀王上,李斯求见。”
嬴政:“李斯?”他尚且有些没有反应过来,“这小子回来了?”
宫人道:“正在宫门外等待王上传唤。”
嬴政立马道:“快宣!”
“不过……”宫人似有迟疑。
“说。”
“李大人似乎还带了不少韩国宗亲贵族,宫外侍卫不敢放行,想要请示王上,应当如何是好?”
嬴政沈吟。
昔日燕丹搞得刺杀还在脑子里回想,不然他也不会回来就找到夏无且了,这可是当年提醒了他的恩人。
可现在人家都在宫门外了,如果不见岂不是昭告天下,说秦王怕了他们?
嬴政沈吟片刻:“宣李信,等李信来了之后,就让李斯带人来见。”
“喏。”
李信很快便前来伴驾。
现在的秦王虽然也仇恨拉的稳稳的,不过因为其攻灭三国的动作都太快了,而且三国王族还都在咸阳城中,嬴政被砍一刀他们砍三刀,咸阳宫少一人他们少三人。
这种睚眦必报下,还真没有什么人敢刺杀秦君,生怕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