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贺亭此次出征南境,劳苦功高,不管天顺帝愿不愿意,都得对他进行封赏,不然不但会寒了万千将士的心,也会让其他人感到悲凉。
如果就在这当口儿,天顺帝不幸遭遇了什么不测之事,那么这封赏之事恐怕就得暂时搁置下来了。很多事情是需要趁热打铁的,一旦兴头过了,很可能就没戏了。云贺亭现在已经是正一品威武大将军,再往上封赏便是侯爵。皇家薄情,自古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之前天顺帝器重云贺亭,厚待他,是因为南境不稳,还需要他。现在南境已定,姜国与南越的这场胜利不仅使得南越乖乖地俯首称臣,更是大大弘扬了姜国的赫赫国威。如此一来,周边的其他国家纷纷主动向姜国示好,并积极与姜国签订了和平协议。也就说,未来几年,甚至几十年姜国可能都不会有战争了。那云贺亭这个将军对天顺帝来说作用也就没那么大了,而且以天顺帝的尿性,他还会担心云贺亭拥兵自重,自然也就不愿意给云贺亭加官进爵。没有借口也就罢了,但只要有借口,天顺帝是一定会不给的,最少也要减半。所以这个关头不能出什么岔子,一定要让云贺亭顺利得到封赏。那是他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云贺亭半点不打折扣的得到他该得的封赏的机会只有这一次,想整天顺帝却多的是机会,再说他现在的身体本就不太行,又中了幽灵香,能不能活到下次过年都得两说。——————云贺亭不日便率领军队抵达京城,高兴不止顾砚尘云桑落和云父云母他们,还有天顺帝。倒不是他多喜欢云贺亭,而是云贺亭此时归来恰好替他解除了迫在眉睫的困境。云贺亭作为战胜将军回朝,依照历来的规矩,朝廷理应专门为其筹备一场盛大的庆功宴会,而且云贺亭这次平定南境,不但让南越俯首称臣,还让其他国家也主动与姜国签订和平协议。这般显赫的功绩堪称旷古烁今,这场庆功宴绝不能有丝毫的敷衍了事,必须要办得体体面面,风风光光。如此一来,朝中那些大臣们需要忙碌操办的事务变多,他们自然也就无暇分心再纠缠于天顺帝追问有关柳清然遇害一事了。就算真的有人不识趣,他也能以破坏庆功宴为由光明正大的将人处置。此外,长久以来,西北和南境这两处地域始终战火纷飞,局势动荡难安,历经多年却仍无法得到彻底的平息与解决,此乃身为一国之君的严重失职!这些年来,生活在那两地的老百姓们饱受着战争带来的无尽痛苦和折磨,日子过得苦不堪言。如今,随着这次云贺亭的大胜,动乱终于被彻底平定,残酷的战争也总算画上了句号。加上与各国和平协议的签订,姜国至少在接下来的三十年时间内,将不再会有战火燃起。这一局面的形成,对于整个姜国而言,无疑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对于身为一国之君的天顺帝来说,同样也是百利而无一害。 结束边境多年战乱,让百姓从此可以真正的安居乐业,且未来几十年内都将不会再有战火。对于任何一位帝王来说,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怎能不算得上是一项伟大的功绩呢?凭借着这两项彪炳史册的功绩,即便天顺帝在其他方面或许有所不足,但当他日到了地下见到姜家的列祖列宗时,也是能够挺直自己的腰板的。虽说这两场胜仗都是由云贺亭亲自指挥并打下来的,但作为君主,天顺帝能够做到知人善任,充分发挥手下将领的才能,这本身便已足够了。毕竟,古往今来,从不缺少忠肝义胆的臣子和智勇双全的将帅,但他们很多都因为君王的猜忌和忌惮而落得个悲惨下场。这也是姜国这些年西北和南境一直被外敌侵扰,却又始终得不到彻底解决的原因。为表皇恩浩荡,天顺帝派姜景轩这个太子率领文武百官去城门口迎接云贺亭。当然,也是为了抬举姜景轩,帮他撑腰。宸妃和皇子这段时间拼了命的想把姜景轩和谢皇后按死,他就是要让他们知道,哪怕没了谢皇后,姜景轩依旧是太子,是他属意的储君!天顺帝的这一举动让宸妃和二皇子气得不顾身份地对他破口大骂,诅咒他早日归西,与此同时,这一事件更是如同火上浇油一般,让他们想要除掉姜景轩的念头变得愈发强烈起来。当然,两人还是只敢悄悄的关起门来骂,至于面上,还是只能做出一副恭敬听话的样子。不过母子二人生气归生气,却还是有一丝理智在的,没有被愤怒冲昏头脑,然后去做一些不可挽回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