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一点一滴的过去,转眼已经半个多月。·0.0\小/说.网′ _无!错^内.容.
从开始发放通行证,到一些商户,工薪阶层自发申请通行证,因为大部分优质的工作机会都在法租界和公共租界内,所以证件的办理费用也是一直居高不下。
甚至于,有不少人看到了这其中的利益,已经专门出现了不少的通行证代办机构。
像是顺风车行这样的机构,无论是从上海运出货物,还是把货物运入法租界,都要有通行证的加持才行。
而且不仅仅是货物的运输,绝大部分的黄包车业务,也要办理一套通行证。
不办……
不办当然也可以啊!
今后有了租界内的生意,你不做就是了。
相信没有哪个客人会吃饱了撑的,把好好的一段路分成两段,在小小的一个上海还搞出“换乘”的事情来。
“三儿,最近的通行证价格实在太高,我看我们给车行里的员工办理货运通行证就好了,至于黄包车……
这也不是我们的主要业务,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吧!”
对于黄包车这项业务,刘学义是本着可有可无的态度,所以看到了高价的“办理费用”之后,便不由的产生了退缩的情绪。
“学义哥,你这就短视了!
还记得我和你说的吗,我们办这个车行的主要目的就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收集情报。??狐±??恋$文-学? ¨|首?=发&”
天气逐渐冷了下来,还有不久就要元旦了,【张三】一边拿着一杯热茶捧在手上,一边郑重的摇了摇头。
顺风车行从成立到现在,已经提供给了他们不少的散碎情报。
这些情报的重要性相比起【大江鸿】和李岩本体得到的,可能要低上一两个数量级,但是在规模和覆盖范围上,却无疑大得多。
上海是一个有着几百万人口的城市,谁也不知道,哪个街头巷尾的八卦杂谈里,就藏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可是现在……办理通行证的费用已经涨到三十大洋一个人了。
这些该死的黄牛,真是该杀!”
作为车行的经理,刘学义知道账面上一下子要失去这么多钱,心都在忍不住滴血。
因为最近办理通行证的业务太过繁忙,各地的警察局和“中介黄牛”把原本只需要一块钱法币成本的证件炒高了百倍。
对于此,保安局方面当然也不怎么在意,赚钱嘛……就是要让大家雨露均沾。
如果觉得这段时间的费用太高,那等一个月就是了,一个月之后,没准价格就降下来了。
【张三】也知道,这次的三十大洋实在太多,而且车行里面可是有几百个黄包车夫。咸鱼墈书罔 埂辛嶵筷
黄包车夫们普遍是靠天吃饭,没什么积蓄的,如果把这笔钱拿出来,那就至少要上万。
不过他也想得很清楚,正是因为别的车行拿不出,或者不舍得拿出这笔钱,他的车行完全可以占据一个先机……
只见他眸子闪了闪,坚定地道:
“不怕,你去和所有的人说,只要他们想,这笔钱我们车行给出了。
而且凡是我们车行的车,今后都在车后挂上四个大字——畅通无阻!”
【张三】知道,稀缺性往往就代表着机会……
想想一个稍微有些积蓄,或者急着去某些地方的人,他们是会直接叫贵一些,但可以一站到达目的地的洋车,还是会喜欢和车夫讨价还价,各种纠缠?
想必那种讨价还价的人,也不会坐洋车了。
而不在乎车资的人,自然要追求更好的享受……
这样的情形,貌似和几十年后的高速公路使用费异曲同工。
慢慢的,刘学义也琢磨出了【张三】话里面的意思来。
这简直就是一个顶级阳谋!
其他车行不一定能拿得出如此多的流动资金,而且就算能拿得出这么多钱,他们可能放心为这些什么抵押物都没有的黄包车夫垫付三十块大洋的费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