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大事,只是刘秀做事一向深思熟虑,当时并未跟随,但是刘演造反已是大罪,刘秀便逃到宛县避难,期间还结识了李通等人。】
“好不容易篡位了,却治理不好国家,这算哪门子皇帝。”
“又不是人人当皇帝是为了国家,要不然也出不了那么多昏君了。”
“这个刘演可以啊,挺有勇气的。”
【公元二十二年,刘演打出“复高祖之业,定万世之秋”的口号正式起义,自率8000人与绿林军联合,刘秀确定天下已乱,便集结好友作为创业班底响应刘演,并且通过一次次激战,坐骑从耕牛换成了战马,士兵的装备也在逐渐升级。
一年后,西汉宗室刘玄被绿林军的主要将领拥立为帝,建立更始政权,王莽随即下令,大司空王邑和大司徒王寻率领四十二万大军扑灭更始。当时二十九岁的刘秀正在昆阳,守城的九千士兵恐不敌众,准备弃城退走,刘秀则以“合兵尚能取胜,分散难以保全”为由,说服诸将固守,自己则是带领十三骑兵出城调兵。
不久,王邑号称百万之师向昆阳发起进攻,扬言要喋血而进,屠灭此城。但是守城士兵谨遵刘秀的嘱咐,坚守危城,结果王邑的一顿操作之后,不仅没能重创守城士兵,反而使得自军将士疲惫不堪。就在新军发起新一轮进攻时,刘秀调集的万人援兵已经接近昆阳,随后亲率千余精锐为前锋,向新军发起了突然袭击,结果王邑毫无防备,狼狈退却,刘秀则乘胜追击,又以三千勇士迂回至王邑大营后方。】
“这个刘秀打仗还真是一把好手!”
“有勇有谋,还能稳定军心,真不错”
“四十二万人攻城都没攻下来,这个王邑不怎么样啊。”
“这援兵真及时,晚一点可就打下来了。”
【王邑再次轻敌,率领万余人马迎战又遭大败,新军大营之内的其他将领甚至不敢支援,恰巧当时狂风大作,暴雨如注,刘秀手下的一万七千余人趁机而上,新军至此彻底大乱,夺路而逃。最终因为人数众多而相互踩踏,坠河、溺死者不计其数,新军42万主力全军覆没,王莽不久被绿林军所杀,新朝随之灭亡,这便是历史上着名的昆阳之战。】
“这么感觉好顺利的样子。”
“一万多人和四十万人就赢了?”
“一次毫无防备,第二次还轻敌,他不输谁输。”
“王莽就这么被杀了?这么利索。”
王莽:没了?他就这么没了?总共他也没被提几次吧,一点戏份都不留了?
【刘秀一战成名,刘秀的兄长刘演一直不满刘玄称帝,所以在昆阳之战期间被刘玄杀死,这对凯旋而归的刘秀造成了巨大的打击,只是碍于实力不够无法报仇,只能忍辱负重,韬光养晦,不仅不表昆阳之功,反而还向刘玄谢罪,刘玄见到刘秀如此谦恭,便放松戒备,将刘秀拜为武信侯。
此时的刘秀已是最闪耀的后起之秀,恰好阴丽华的父兄曾是刘演的部下,因此刘秀成为武信候不久便迎娶了阴丽华,至此也算是事业美人双丰收。但是抱得美人归的刘秀并未忘记杀兄之仇,他在此刻迎娶阴丽华,当然也有迷惑刘玄的意思,新莽政权虽然覆灭,但是包括河北在内的多个地区还有诸多割据势力,有人便向刘玄建议,让刘秀去往河北进行招抚工作以稳定政权,刘玄当时看到刘秀的表现并无异心,随即同意。】
“没被愤怒冲昏头脑,还算理智。”
“我要是刘玄就要找机会杀了他,自己都啥人兄长了,怎么可能不会报仇。”
“刘玄有些自傲了,目光短浅。”
“这时候就娶了,还以为要等他成为皇帝再娶呢。”
“这刘玄心可真大,一点都不担心刘秀。”
【这对刘秀来说是天大的机会,于是在河北期间壮大实力,并且逐步脱离了更始政权的控制,刘玄见势不妙,曾让刘秀返回长安受封,但被刘秀拒绝,双方从此彻底决裂。刘秀于公元二十五年八月五日,在部下的多次劝说下建国称帝,国号依然为汉,史称后汉,唐末五代之后称为东汉,刘秀是为汉世祖光武皇帝。
建国之后,刘秀开始了十一年的统一战争,先后削平了陇右、关东,关中以及蜀中等地的多个割据势力,华夏大地得以再次统一,光武帝一共在位三十三年,期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发展国力,那些开国功臣全被赐予优厚的爵部,但是不许干政,同时恢复西汉时期较轻的田税制,实行三十税一等等措施,使东汉初期出现的经济恢复,社会安定、人口增长的局面。】
“这就是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吧。”
此时新朝末期
正是大大小小起义军揭竿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