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一看书 > 见多识广 > 第八十八章 多尔衮放明军出关

第八十八章 多尔衮放明军出关

了好一会儿多尔衮才又说道:“不能等下去了,明人已经在路上,他们昨日就出发,即便风雪太大,辎重繁多,最迟后天就能到,必须尽快做出决断。”

多铎沉默片刻,说道:“那就先撤回沈阳吧。”

“嗯,也只能如此了。”

多尔衮点点头。

“阿哥。”

“嗯?”

“我忽然觉得,我们为什么要为朝中那些老东西拼命?”

“你什么意思?”

多尔衮皱起眉头。

多铎如实说道:“现在明人强盛,不管如何,他们必然会攻打我们。照目前来看,明人已经跟我们势同水火,我们恐怕有灭族之祸。如果朝廷的那群老东西还死抱着以为可以凭借地利击退明人的想法,舍不得沈阳这繁华之地,那就让他们都去死吧。我们带着两白旗的族人离开沈阳,继续往北,以我们的实力,足以北方统一野女真各部,将来再学父汗,积蓄力量,等明人衰落就是,至少现在我们不应该陪着朝廷那群人送死。”

“你!”

多尔衮大怒,举起手要给多铎一个巴掌。

但手抬起来,慢慢又停下。

他脸上一时露出挣扎的神色,面容也愈发扭曲。

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多铎说的没错。

他们愿意投降大明,再当大明的狗,可今时不同往日,人家大明已经不要他们了。

而且照目前这架势,人家摆明了要杀奔沈阳,把他们满人赶尽杀绝。

如果他们现在选择与满清朝廷分割,带着自己的部落族人往北方逃遁,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留在沈阳,劝说那些已经享受了多年荣华富贵的诸王离开那繁华之地,恐怕难如登天,更何况上面还有顺治。

想到这里,多尔衮迟疑起来,喃喃自语道:“可他们都是我们的族人,是我们的亲人。”

“他们自己不听劝,能怪得了谁?阿哥,我觉得现在就撤兵回沈阳,收拾好我们的东西,然后带着我们自己的人马走。他们愿意走就走,不愿意就留在沈阳等死。”

多铎当初是亲眼看到周安怎么屠杀他派出去的两千精锐骑士,听到比那更恐怖的天神使者,已经吓破了胆,劝多尔衮道:“至少我们不能为他们陪葬啊。”

“........”

多尔衮沉默许久,才长叹道:“你说的对,走,撤兵!”

说罢也不再迟疑,甩袖迅速离开屋子,前往营中下令,多铎跟在身后,准备带着锦州部署的十万满清大军,先逃回沈阳再说。

很快。

两日后,明军就顶着风雪艰难地抵达了锦州城。

这小冰河时期天气太夸张了。

才九月份北方就是大雪纷飞,冷得浑身让人打哆嗦。

洪武士兵都穿着现代冬装,里面有保暖衣,外面套着军用棉衣,脚下是棉鞋,甚至还戴了护目镜,浑身密不透风,倒是无恙。

惨了那些崇祯朝的士兵,他们虽然也有保暖措施,朱元璋在明初就大力推广棉花,棉衣棉被在明朝中后期早就在民间普及,让冬天御寒能力大大增加。

但毕竟是古代的御寒方式,跟洪武士兵清一色现代御寒方式比起来差很多。

哪怕老朱已经打击了军中腐败,给他们提供了足额的棉衣棉服,依旧导致军队将士们艰难抵御严寒,加上风雪太大,积雪深厚,使得行军缓慢。

不过这也在老朱预料之内,他打算先在锦州休养几天,等后续物资送到,让将士们在外面再套一件棉衣就往沈阳进发。

虽然那样会让士兵们过于臃肿而无法作战,可崇祯朝的士兵本身就是用来当辅兵民夫。

送送物资,推一推大炮就行了,根本不指望他们打仗。

结果五十多公里路,走了三天才到。

只是让老朱没想到的是,他到了锦州城外,才知道这里已经是一座空城,城中被搬空了,什么都没有留下。

“建奴真是属兔子的,跑得还真快。”

老朱骑在马背上,风雪染白了他厚实的毡帽,他笑了笑对朱棣说道。

朱棣也笑道:“父亲亲自过来,他们自然望风而逃。”

“那就再让他们多活几天,先进城。”

老朱大手一挥道:“这几日风雪太大,先让云峰送批棉衣过来,等过两天风雪小些,直扑沈阳,朕要沈阳鸡犬不留,满族丁口尽数屠尽!”

“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