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旁支回到了湖南。
根据尚峰山朱家坪的族谱记载,朱云峰家祖上就来源于长沙吉王府下的福清郡王一脉。
吉王府三代单传,到第四代朱载均的时候才生了四个儿子。
但朱载均的嫡子朱翊镇死得早,庶出的长子朱翊銮捡了便宜,成了第五代吉王。
朱翊銮三个儿子都是嫡出,长子朱常淳,次子朱常汶,三子朱常激,朱云峰家开山老祖朱慈焙,就是老三朱常激的孙子,是朱常激四儿子朱由榕的嫡次子。
族谱记载,当时吉王一脉,吉王朱常淳已经死了,由吉王爵位长子朱由栋继承,朱由栋跑到南京去了,后来病死在了淮南,吉王一脉由朱由栋的长子朱慈煃继承,最终跟着永历死于缅甸。
朱翊銮的次子朱常汶被封为德化郡王,这个人比较长寿,活了80多岁,一直到永历四年,也就是1650年才死。
三子朱常激被封为福清郡王,但这个时候朱常激早就挂了,爵位由福清郡王世子朱由析继承。
朱由析这个时候都50多岁,张献忠过来的时候就跟着二叔朱常汶跑到了柳州。
朱云峰的直系祖先是朱由析的四弟朱由榕。
族谱里说,当时他带着老婆孩子,也跟着二叔朱常汶和大哥朱由析去了柳州,到张献忠去四川才回来,不过回来后没多久朱由榕就病逝了。
显然这个时候正是朱常汶、朱由析、朱由榕等人从柳州跑回来的时候。
朱云峰家的族谱上说他们带了很多钱粮,回来是打算在原有的吉王府上把王府重建一番,等朱由栋回来再做打算。
没想到短短的三四年后,满清就攻打到了湖南,他们就只能被迫把家产分了分,各自逃难去。
所以如果族谱记载没错,那不出意外的话,朱云峰将见到他的直系祖先太太太......爷爷朱由榕,以及尚峰山朱家坪开山老祖朱慈焙。
很快。
朱常汶、朱由析等一大家子人就被带了过来。
其中没有女人,都是男丁。
从白发苍苍的朱常汶,到刚满七八岁的幼童,四代同堂,人数有二十多个。
进入朱元璋的主帅帐篷后,一个个面面相觑,胆小而又紧张地看向坐在椅子上的老朱,拘谨地缩在一起,不知道该说点什么。
他们其实并未受到虐待,只是被圈禁在了吉王府。
吉王府虽然被焚烧,但还是有很多建筑残留,甚至不乏有完整的宫殿群落。
老朱来后又雇佣人手重新把吉王府稍微休整了一番,因此王府内有一些能住人的地方,现在德化王与福清王两脉都住在里面。
来时他们也听说了朱元璋的事情,下令圈禁他们的是中山王徐达.......但总归是不敢置信的事,因而一个个沉默不语。
直到看到他们实在不想见礼,又憋不出话来后老朱才不耐烦地说道:“朕是朱元璋,你们就是湖南本地藩王?”
“回.......”
朱常汶迟疑了一下,还是说道:“回太祖,我是德化郡王朱常汶。”
“我是福清郡王朱由析。”
朱由析也说道。
虽然无法确定朱元璋的身份,但他们很清楚,自己的小命捏在人家手里,该低头还是要低头。
在这一点上他们就比蜀王朱至澍聪明得多。
“嗯。”
老朱点点头道:“今天下大乱,朕临凡救世,凡朱家子孙,作恶多端者削爵,家产充公。并无作恶者,保留爵位。但大明江山已危如累卵,朕听说你们逃难的时候,把家财都带走了,这也算是件好事,至少没有便宜了张献忠。不过国家有难,朱家子孙当挺身而出。朕知道藩王有多番限制,唐王的例子还在前面,也不指望你们能自己募兵救国,所以想问问你们,是否愿意拿出钱粮,以供军需,救大明于水火?”
“额.......”
“这个........”
朱常汶与朱由析对视一眼,犹豫不决。
他们正在想推辞。
比如有一大家子要养,或者哭穷之类,总归不能把家产被夺走。
但老朱显然明白他们的想法,便轻笑道:“应与不应,先送你们去一趟洪武朝再说,回来的时候再告诉朕,不过机会就只有这一次。你们要清楚,朕分封藩王,就是意在天下有变,藩王当负担起挽救大明于水火的重任,若无这般责任心,朕要分封尔等何用,百姓供养你们又有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