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一看书 > 见多识广 > 第二十三章 武力掌握在大明手里

第二十三章 武力掌握在大明手里

就看到二人正费劲地抬着一辆摩托车从地宫里走出来。

这摩托车非常高档,外形十分霸气,整体的白色外观充满了高级金属质感。

最关键的是它的驾驶位前面居然是个扇形,上面还有块巨大的电子显示屏,俨然又增加了几分科技感。

朱云峰拍了拍摩托车垫子乐道:“春风1250tr-g,小十万拿下,来大明试试水。以后大明的军队开着这玩意儿去追蒙古人,那不美滋滋?”

“十万?那可用不起。”

朱棣上前摸了摸,感受到它的重量啧啧称奇道:“搞个自行车就不错了。”

“那简单,到时候在现代开个自行车厂给你们送来。”

“对了,你们在这儿聊什么呢?”

朱云峰说完后,又诧异道:“平时你们各忙各的,一个处理国事,一个在车间玩机器,今天怎么一起来散步了。”

朱标说道:“这不是大明蒸蒸日上,想着未来四弟该做些什么吗?就问问他的意思。”

“这还用想,打下全世界呗。”

朱云峰笑道:“先把东北的女真人收拾了,马上移民关外,再灭棒子和小日子,称霸东方,然后启程杀向全世界。”

“你说得轻巧。”

朱标被他的话逗乐了,笑道:“收拾东北简单,但你知道东北多冷吗?”

说罢又摇摇头道:“大明需要发展的太多了,粮食要到明年充盈,你送来的棉花种子目前也只能在岭南琼州等地种植,要想在西域种植,至少得灭了北元之后。”

后世我国棉花管够,实现温暖自由,那是因为棉花不仅在新疆地区生根发芽,同时全国各地都有相关产业种植,不至于缺少棉绒制品御寒。

但在大明,虽然有棉花,可却非常稀少。

洪武元年,老朱下令:凡民田五亩至十亩者,栽桑、麻、木棉各半亩,十亩以上倍之。

然而当时的棉花是木棉,产量低、御寒能力差,刚刚推广的时候百姓苦不堪言,连饭都吃不饱还被逼着强行种产量低的经济作物。

所以这项政令推广了百年,直到明朝中叶经过百年的发展,才算是让棉花多了起来。

相比之下,我国的棉花主要是锦葵科棉花,与木棉完全是两个品种。

而且经过我国培育,产出的棉花那是产量又多质量又好。

朱云峰自然已经把各个品种的棉花种子送过来,包括在山东、河南、江浙等地种植。

因为虽然一些棉花非常需要热量,种在新疆更好,但国家培育的很多品种棉花都抗寒高产,放在热量不足的地方也能种。

只是目前大明要先解决温饱,把粮食搞起来,才能搞经济作物,因此棉花正式大规模推广要到明后年去了。

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

大明现在需要的太多太多。

基础教育、基础工业、解决温饱、经济发展等等。

这些都不是朱云峰带一些现代工业产品过来就能解决的事情。

所以很多时候朱标也很无奈。

他当然想一蹴而就,但那是不现实的东西。

“那我就再开个服装加工厂吧。”

朱云峰想了想道:“我当然知道步子迈太大容易扯到蛋,所以只是简单粗略说这么个计划,但你们得搞清楚一件事。”

“什么事?”

“现在是14世纪。”

“我明白你的意思。”

“但你还没有理解这意味着什么。”

“哦?意味着什么?”

“大明的国力本身就是世界巅峰,再拿一点现代工业品,基本上就是称霸世界的水准。”

朱云峰侃侃而谈道:“而世界秩序其实就是武力称霸而来,老祖宗最开始都不敢灭东北女真,是因为大明还有北元威胁,要在乎国际影响,不敢直接动手。但等到我们手里有枪炮的时候,就不需要在意别人的舆论,因为你说我坏话,那我就灭你整个民族。所以再过两年,就是大明制定世界秩序体系的时候,你现在明白意味着什么了吗?”

“这个确实,我之前看短视频,里面说韩国就是被发明出来的国家。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的体量就能够殖民全世界,如果不是还有德法制衡,英国会更强大。”

朱棣也说道:“二战后,没有毛熊,老美就已经是称王称霸了。但就算是有毛熊牵制,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以及援助欧洲的马歇尔计划,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