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一看书 > 见多识广 > 第七十八章 去大明过年

第七十八章 去大明过年

休。

如果朱文正也学沐英那样谦逊的话,他那一脉封的爵位不可能只是个郡王。

可即便如此,在朱文正犯了那么大错误的情况下,最初靖江王一脉的待遇也是亲王待遇,可见老朱还是记着侄子的功劳。

“不说他了,标儿这几天跟我说,他打算明年制定一些政策,你来帮我看看,觉得如何。”

朱元璋又说道。

果然。

除了来喊他去过年外,肯定还有别的事。

“他制定了什么政策?”

朱云峰问道。

“罢中书省,开内阁。”

“没什么问题,您历史上就是这么干的。”

“轻徭役减赋税,特别是江南赋税,大幅度减免。”

“唔.......”

朱云峰沉吟片刻说道:“也应该吧。毕竟您给江南的报复性赋税确实太猛,人家张士诚挺好的,百姓记他的恩情没什么问题。”

“你这厮!”

朱元璋气得牙痒痒。

站在他的立场,百姓念他仇人的好,怎么可能会不生气?

但站在朱云峰客观立场去看,很正常的事情。

百姓本来就是谁把百姓放心里,百姓把他举过头顶。

张士诚对百姓好,你总不能连百姓心里在念谁的好都要改变吧。

看他生气,朱云峰翻着白眼道:“格局小了老祖宗,您这么小心眼就不是解决问题的方式。”

“呵。”

朱元璋都被他气笑了,说道:“百姓只记你仇人,却不记得谁才是将他们从暴元中解救出来的人,你说说怎么解决问题?”

“报复性赋税本来就不是什么好事,只会适得其反,让江南百姓更加反感大明政权。”

朱云峰摆摆食指道:“如果换了我的话,还不如大大方方一些,给张士诚后人封爵,再让人祭祀他,然后贴告示安抚民心,百姓就会觉得您宽宏大量,更愿意向您臣服。毕竟您和张士诚只是立场不同,又没有什么私仇。就跟刘备和曹操立场不同,但他们却曾经互相称呼对方为英雄一样。有的时候心胸宽广一点,或许结果也不一样呢。”

毕竟江南百姓已经在纪念张士诚了,再坏能坏到哪里去?

继续加征赋税只会逼反。

所以宽宏大量,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哼。”

朱元璋冷哼一声,被后辈子孙说器量狭小,着实是一件令人不快的事情。

“太伯爷还有什么政策吗?”

朱云峰又问。

“他说要解散全国卫所,说反正将来卫所糜烂,不如放他们回去开荒耕地。”

“这也没错,大明不是大宋,什么人都招进军队养着,虽然老祖宗说自己养百万大军,不耗费一分一毫,但说实话,这些卫所士兵自己耕作的土地纳税又交不到国库,全被上级军官贪走,还不如让他们回去自己耕作,至少能为国库纳税。”

“那战事该如何?”

朱元璋生气道:“如今大明到处都不太平,没了这些大军,战事又起。”

“当然不是一次性真裁,饭一口一口吃,路一步步走嘛。”

朱云峰笑道:“卫所制度取消掉,但军队不解散,而是以退伍形式,当几年兵就回家给土地和生产资料,让他们自己种田丰衣足食。放以前大明肯定没那么多资金来操作,但之后我给你们整个几千万两白银过来,这都是小事,到时候新水稻推广至两湖流域,再搞一次农业革命粮食充足就行了。”

卫所制度确实比较坑人,大宋其实也算是半搞卫所制度,但大宋有点好的地方是中央财政是真拨款养着他们,那些士兵虽然同样被喝兵血吃空饷,总归能有点汤漏下去。

可大明是完全不给财政,卫所士兵只能自己耕田,而耕田所得基本都被上司搞走,自己则过得穷困潦倒,比普通平民百姓还不如。

也因此这个政策到朱棣时期就已经很烂,全国各地卫所逃兵不计其数,至明仁宗、明宣宗的时候,基本上就已经是烂到根子里,成为了剥削士兵的工具。

所以早点取消为好。

不过现在大明确实到处都在打仗,需要兵源,因而一次性完全取消也不行。

朱云峰认为,可以先慢慢来,比如这两年先取消一部分,让一些卫所士兵成为自耕农,如此也能为国库纳税,多增长粮食。

等以后大明实力越来越强,国力越来越发达,再全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