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一看书 > 混在三国当谋士 > 第一百二十七章

第一百二十七章

不,它现在已经不叫绝影了。

吕布现眼界开阔,出手阔绰,自然未曾见猎心喜、将这罕见爱马自太史慈手里夺走,还手一抬,大方地赏了一堆衣甲。太史慈得以将它留了下来。

看它怏怏不乐的眼,和通体漆黑,无一杂毛的神骏,太史慈即刻灵光一闪,将这日行千里,疾如闪电的坐骑的名字,正式改成了通俗易懂的——黑毛。

依燕清看来,堂堂吕布军中的别部司马起名的品位着实叫人不敢恭维,暴露了那惨不忍睹的文学素养,还不如延用绝影这原名呢。

郭嘉懒懒地打了个哈欠,见燕清三言两语地就打发走了自动请缨的太史慈,不由笑了一笑:“重光何故拦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燕清无可奈何:“怕子义恃盛壮之气轻出,反折了自个儿性命。贸然驳回,又不想他因此寒心失意。”

他们家大业大人手充足,地广粮多后方稳固,哪怕单耗下去,也是稳赢的局面,何必让自家大将的性命去拼?

太史慈什么都好,就是太喜欢兵行险招了些。当对手与他等级差得多的时候,他能安然无恙地满载而归,可演义里遇上武勇又不失谨慎的张辽时,就吃了大亏,重伤以至丢了性命。

燕清可舍不得让太史慈刚刚来到,还没被他焐热就又没了,不如叫对方知晓自己所肩负的责任重大,暂时莫要轻举妄动。

经太史慈这一事,燕清倒得了提醒,想起同样离家避祸的另外一人。进到帐内,旁的事都不忙了,就摊开白纸一张,饱蘸了墨,在落笔之前,专心思忖这信该如何去写。

郭嘉好奇道:“重光欲写信予何人?”

燕清不假思索道:“文若那大侄儿。”

郭嘉眨了眨眼,笑道:“颍川荀氏子息兴旺,要真细数一番,文若的侄儿可有不少。不知重光指的是哪一位?”

燕清道:“名攸,表字公达那位。不知奉孝早年秘交英杰,是否与他相熟?”

郭嘉果真有些印象:“荀家公达?若是众人口中木讷憨傻,颇有运道的那位,虽未曾谋面,但也从文若口中听过几回。大将军何进在时,他奉诏入宫,官拜黄门侍郎一职,期间碌碌无为,后因密谋刺杀董卓失败,被捉拿下狱,只碰巧遇上董卓伏诛,才得以赦免。之后弃官远走,不知去了何处。”

燕清挑了挑眉:“莫非奉孝也以为,那真是个运气绝佳的愚人?”

一些个聪明人爱耍的伎俩,虽能瞒住世人,却断无可能骗得过慧眼如炬的郭嘉。他闻言笑笑,一针见血地点评道:“重光以此题考量于嘉,未免有小觑之意。既公达早能窥得董卓面善心恶,是为祸患,方有意害之,只因未捷而身陷牢狱。后明知命在旦夕,还可自若进食,怎是庸人可为的?公达之举,意在韬光养晦,保全己身尔。其才略之深,大勇无怯,恐怕难以估量。”

考虑到自己刚捉了人家亲叔叔荀彧,现在还关着不放呢,燕清在不知荀攸究竟是公私分明的那种,还是极重亲情的那种的情况下,才犯愁措辞的事。

一听这话,就跟找到救星似的,连忙向郭嘉扬了扬还是一片空白的纸,眼巴巴道:“既然如此,奉孝可愿能者多劳,助我一臂之力?”

郭嘉莞尔一笑,也不推辞,直接接过:“小事一桩。只是嘉固愿尽力而为,倘若不成……”

燕清笑着打断他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清自知晓,奉孝放心去做罢。”

郭嘉慢条斯理地摇了摇头,掸了掸纸张上并不存在的灰尘,笑道:“重光为人,嘉知得深详,岂会认为,你会因此事不利便胡乱怪罪?”

燕清但笑不语。

郭嘉忽敛了笑意,神容微微一肃,道:“嘉知重光,唯才是举,识人悉人,善于任用,然曹操一日未灭,便不得用他,文若亦然。”

燕清默契一笑:“清正有此意。而凭公达暗慧,定也能识得真意。”

他有意邀荀攸,并不是真的因为求才若渴。

毕竟吕布麾下,现也是人才济济,根本没必要去羡慕良莠不齐的袁绍了。虽离饱和还远,但各个都是顶尖谋士,内政方面或还有所欠缺,可帷幄之间,已是绰绰有余。

智者肯同心协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