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上战场而创,可说是技术上的集大成。
由于魔法师必须经过思考、在脑中预想魔法的命令文才能施展魔法,所以只要以各种言词或行动让咏唱中的魔法师的陷入头脑混乱,就可以妨碍施术者对魔法的操控。就好像正在挑战绕口令的人,只要在他耳边说些颠三倒四的话,就可以让他的绕口令出错。
但是,茵蒂克丝的强制咏唱亦非万能,她的命令只能干扰人类,如果没有施术者,她的强制咏唱就无法发挥效果。一旦对上炼金术师的“黄金大衍术”这类完全未知的术式、闇咲逢魔的“梓弓”之类以道具性能来大幅取代咏唱或自动控制模式下行动的石巨人的状况,就完全派不上用场。当面对建宫斋字这样每个具有魔法意义的动作都不到一秒钟的状况,以茵蒂克丝的声音及技巧,根本无法在不到一秒钟就完成的“动作”中插入“强制咏唱”。才刚一开口,建宫的“动作”就已经结束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另外,“强制咏唱”一次只能对付一个敌人。多个人同时咏唱多种术式,“强制咏唱”是没办法进行干扰的。
还有灭魔之声,也是借由十万三千本魔道书的知识而使用出来的、茵蒂克丝可以对十字教教义中的“矛盾点”提出犀利的批评,这就是所谓的“魔灭之声”。对十字教徒而言,十字教就好像是作业系统,教义的矛盾点就像安全防护上的漏洞,所以“魔灭之声”是他们的天敌。只要一听见,在一段时间内,人格就会彻底瓦解。
“魔灭之声”对十字教徒以外的敌人是没用的。
至于奥雷欧斯·伊萨德这种魔道书作者,则是为了避免精神被自己所写的魔道书原典破坏,早巳建构起特殊防壁,所以这招也无法发挥效果。
对团体进行宗教性质洗脑,比对个人容易得多。若以科学的角度来看,“魔灭之声”是利用集团心理学的现象,突破众人心中的自我防线。集团心理的“纯度”是影响“魔灭之声”的关键。如果“纯度”下降,将让“魔灭之声”失去功用。“拥有相同思想的单纯团体”较容易发挥效果,“拥有不同思想的复杂团体”则难收成效。如果是一对一战斗而不是团体战,“魔灭之声”就完全派不上用场。而如果听不见声音,“魔灭之声”也无法发挥效果。
可以说,对魔法师,茵蒂克丝的战斗力也是相当强悍的,可惜他们面对的敌人是千叶这样的变态,既不是魔法,也不是超能力,而是一系列完全超出了常人认知的力量,所以之前的战斗中,茵蒂克丝完全无法发挥任何作用。
如今,本来已经离开的千叶,再一次出现在他们面前,上条当麻看到千叶之后,茵蒂克丝也看到了千叶,两人的脸色同时一变,刷一下的白的苍白如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