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一看书 > 逍遥江山内 > 第1086章 城亡人亡

第1086章 城亡人亡

泊并加以扩充,成为面积比明代时扩大两倍的巨浸,始名昆明湖.这一命名,是乾隆帝采用的汉武帝在长安都城凿昆明池操练水师的典故.此名沿用至今。

此湖自元代定都北京后,为兴漕运,经水利学家郭守敬主持,开发上游水源,引昌平神山泉水及沿途流水注入湖中,成为大都城内接济漕运的水库。明代湖中多植荷花,周围水田种植稻谷,湖旁又有寺院、亭台之胜,酷似江南风景,遂有”西湖”、”西湖景”之誉。此时正值八月,四周枫树、银杏、合欢、翠竹、法桐等名贵一片火红,万里长城隐现在峰峦叠嶂之间,千顷湖面,碧波荡漾,百船争流。倒也是个好出去。

一块开阔的空地上,几棵红枫零落,以为昨日下过一场大雨,打落了不少树叶,红火的叶子落到了湖中,又被碧波荡漾到了岸边,慢慢形成了一道一道的波纹,随风而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杨峥看了看四周,这里地势开阔,难得是身后红枫垂柳不少,留下了一片阴凉之地,虽说已经进入了八月下旬,可午后的日头还是厉害,而在放上一张香妃竹榻,一张茶几,茶几上一壶一炉,炉里放着明火,被风轻轻一吹,发出扑哧扑哧之声,壶中的茶汤偶尔发出咕噜一声,杨峥舒服的将一手枕在脑后,一脚踏着香妃竹塌上,然后单手握着一根竹竿,竹竿的一头早被他丢入了水中,唯独那白色的鱼漂儿在水面上随波荡漾,若是有心人一定会惊叹这该是一副怎样的优美画卷。

趁着鱼儿还没上钩,他干脆眯起了双眼,开始打起盹来,反正那三个丫头一时半会也不知疯道那里去了。

可想睡却是睡不着,从朱瞻基的大军离开京城已经有十几日了,这十几日里他看似浑不在意,其实,心头却是一点不轻松,不说京城的灾情还需他处理,就是每日听六部的奏折就是一件头疼的事情,所以他干脆不闻不问放权了下去,让黄淮等人做主,当然了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不是一无所知。

至少在乐安城方面的战况他还是很关注了,当初让跟朱瞻基约定好了,乐安城的情况都要进及时送上京城,这对安抚京城有很帮助。

朱瞻基倒也说话算话,从出发口,每日让东厂的番子、或是锦衣卫送上最新的消息,因为在京城这几日里,让对乐安州的情况是清清楚楚。

就在昨日,皇帝送来的消息说,经过连番打击,朱高煦已经投降了,就在昨日一早,只身出城后,立即被城外的官军捆绑了押到朱瞻基军帐前,按照祖宗的规矩,这时应该由御史之类的言官来数落朱高煦的滔天罪行了。但人家是皇帝的叔叔啊,骂轻了骂重了都不好交差。皇帝只好随意点名,没想到一点就点出个“乌龙指”来。只见接到任务后的于谦毫不犹豫地大步上前,面对这位昔日位高权重、不可一世的王爷,大义凛然、滔滔不绝地数落起来,且其骂声之洪亮、内容之丰富、条理之清晰、动作之潇洒,直数落得江河为之倒流,天地为之变色(正词崭崭,声色震厉),充分体现了于谦作为“优秀御史”的综合修养及专业水平。可怜的朱高煦在于谦的凌厉攻势下,被骂得抬不起头来,只能趴在地上不停地发抖(伏地战栗),一个劲称罪该万死。朱瞻基同志龙颜大悦,认为于谦同志完全合符后备干部选拔标准,当即下令派其巡按江西,到地方上历练历练,日后有机会再加以重用。得知这个消息,杨峥一笑,知道自己这个好友算是跳出了龙门,飞黄腾达指日可待了。

朱高煦被伏后,许多臣子认为朱高煦罪大恶极,按律当斩,但

朱瞻基认为就这样直接杀了只身受缚的亲叔父,未免不太合适,最终以“彼固不义,祖训于待亲藩自有成法”而回绝了群臣的鼓噪。朱瞻基一面让人将群臣告发朱高煦谋反的劾章给其看,一面令其写信,召诸子同归京师,并遣其所亲信内侍回到汉王府,慰安宫眷。同时派锦衣卫逮捕了被指认为“同谋”的王斌、王彧、韦达、朱恒、钱巽等数十人。

随后大军入住城池,朱瞻基不知出入什么原因,十万大军竟在乐安州停顿了三日,在这三天里,一是安排阳武侯薛禄、兵部尚书张本及御史给事中等安抚军民,收缴民间兵器。二是于八月二十二日,下令改乐安州为武定州。三是在八月二十三日,以胜利平定了朱高煦的“反叛”,分派官员敕谕在北京居守的皇弟郑王瞻埈、襄王瞻墡代为祭告天地、宗庙、社稷,并分别奏报皇太后、告谕北京文武群臣,同时派员专程送信给自己的另一位叔叔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