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一看书 > 地窖里的朱元璋 > 第303章 毕竟是,自家祖宗嘛

第303章 毕竟是,自家祖宗嘛

个名义。

明军一到,各地望风而降,大量起义军纷纷归顺,整个安徽也回到大明的怀抱。

之后。

以李定国、白文选、李来亨、刘体纯、郝摇旗、袁宗第等人为首的南明势力,加上郑成功的海上势力,聚集十多万大军,浩浩荡荡北上。

承武元年,公元1662年1月下旬,明军陆续收复安徽、河南、山东等大片区域,抵达了黄河南岸,准备渡过黄河。

并且拿下陕西的朱棣也向东进发,不过他却并未前往山西,而是走函谷关进入洛阳盆地。

同时洪武明军也没有快速进发,反倒走漕运才到江苏徐州府。

这么吊诡的情况谁也不知道为什么。

反正清廷不明白。

想不明白他们也没去多想,是死是活也就是这一波。/r+u\w!e+n¢.·n+e,t′

因而面对来势汹汹的明军,清廷并未坐以待毙,在2月中旬的时候,派出数万大军阻击。

由安亲王爱新觉罗·岳乐统领,对北上的明军展开突袭。

在康熙元年这个阶段,满清入关前后的那一批将领基本都已经死了。

加上顺治又一直打压宗室,削除八旗议政的体制,因此宗室中已经没有多少杰出的大将。

鳌拜死后清廷能拿得出手,又姓爱新觉罗,至少能保证忠诚的也就只剩下岳乐。

此人曾跟随豪格攻打四川,甚至亲自率领军队杀了张献忠,又进驻归化城,多次征讨蒙古各部,逼迫许多蒙古部落投降满清向满清称臣纳贡。

后来的三藩之乱中,岳乐也是清军主帅,平定了吴三桂叛乱事件,可见其军事能力还是相当出众。

岳乐率领数万人马南下,他观察明军进攻路线,发现明军一路攻城略地,几乎毫无阻碍,安徽河南山东等大片地区纯粹是被明军传檄而定,丝毫没有受到进攻。

因此他判断明军一定会继续乘胜追击,于是不顾军中许多将领认为可以在黄河半渡而击的建议,退出黄河沿线,驻扎在了天津府的静海一带。

明军果然如他所料,攻占济南后,马不停蹄地渡过黄河。

除了李定国和白文选稍微谨慎一些,驻扎在冀州府、河间府以外,原夔东十三家的部队却是一刻不停继续北上。

沿途一路实在是打得太顺了,且谁都知道现在清廷已经被打断了骨头。

所谓“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神话在重庆一战就被打破,多年来明军对待鞑子的恐惧与阴霾也全都一扫而空。

在这样的情况下,明军内部充斥着一种只需要他们大军北上,抵达北京城外,鞑子就会狼狈地逃出北京城,然后马不停蹄地往关外跑的错觉。

岳乐就利用了这一点,就在夔东十三家以及老朱沿途一路收纳的十余万明军部队抵达沧州的时候。

满清骑兵突然杀至,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乱军当中明军迅速被打得崩溃,鏖战了不到半个时辰,等到李定国和白文选的援军赶至的时候,明军吃了一个大亏,死伤数万人。

若非李定国和白文选及时赶到,军容还算整齐,逼退了岳乐,恐怕这一战明军伤亡会更大。

十多天后。

山东泰安府寿张境内,老朱的车驾徐徐沿着运河往北进发。

其实在古代社会,走陆路要比走水运快。

虽然漕运可以二十四小时行舟,且平均时速能达到每小时5公里。

有些自然河段依靠水流和风,能达到每小时10多公里,一天能走个七八十公里很正常。

然而漕运却不是你一个人在走,除了官船以外,还有大量商船以及赶路的客船。

结果就是运河堪比古代高速公路,还是双向的单车道,导致河面上常有那种一眼看去全是船只堵塞河道的事情发生。

因此明清时期朝廷要纳赋税的时候,往往就得禁止通行一段时间,否则漕粮一年都不一定到京师。

相比之下如果走陆路,全程用快马赶路的话,从北京到南京,也就几天功夫而已。

但老朱还是选择走漕运路线。

原因在于后勤。

他停留在南方一段时间,可不是休整军队,而是等云南那边把炮弹给他拉来。

重庆一战以及之后的多次战斗当中,明军的炮弹消耗巨大。

特别是重庆一战,除了迫击炮弹以外,速射炮弹和无人直升机上的导弹全都打光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