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一看书 > 地窖里的朱元璋 > 第294章 江南动荡

第294章 江南动荡

以及福建这两个区域。

南京是因为当时为江南中枢,战略要地。

福建则是因为在与郑成功打仗。

因此内陆地区,没有打仗的地方军队数量就很少。

但即便如此,一个绿营都司在一府之地也已经是十分猖狂,平日里无恶不作。

此次老朱大军已经进入了九江,近在咫尺的安庆府拢共不到一千兵马,即便算上各地县衙衙役能凑个三千人都算多。

安庆都司自然不敢交战,干脆利落地选择弃官逃跑,结果被刘馀慧派人抓住。

事实上现在整个江南地区都一片动荡。

刘良佐是江安总督。

这个江安其实就是江南以及安徽合起来的行政区域。

顺治二年清廷把原南直隶改为江南省,也就是整个江苏和安徽地区归属于江安总督府管理。¢2?芭.看!书-王\ \蕞,鑫?漳′結.埂-欣^快/

因此刘良佐的地位还是非常高,可以调动整个江南地区的兵马。

然而江南地区说是有二十万大军,实际上是算上了闽浙,也就是整个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四省兵力。

且这些兵马并不集中,分配在沿海地区及各府县,到刘良佐本人手头上也就一万多人。

其余兵马主要在福建以及分置各地方。

一个县几十人到上百人,一个府城二三百人,一个府往往在一千人左右,。

安徽十三个州府,驻兵大概有一万多人,不到两万的样子。

南京城作为江南省治所,也是江浙中枢,兵马有一万多。而江南沿海州府因为要防备郑成功,兵马稍微多一点,加起来三万。

这就意味着理论上刘良佐可以调动大概六万左右的绿营兵马,加上南京也有几千八旗驻防,人数不算少。

但问题是明军攻势太快,也太迅猛。

刘良佐甚至才刚刚得到消息不久,明军就已经打到了湖北湖南,正火速进军安徽、江西。

他根本来不及召集安徽和江南两省的所有兵马。

特别是江南清军面临崩溃。

等到十一月下旬的时候,他才堪堪召集了大概三万多人。

其余地方要么是在赶来的路上,要么就还没接到指令,甚至像安徽池州、安庆、六安等靠近湖北的州府,大量清军绿营兵马逃走,根本不接受他的命令。

何况江浙各地还有许多起义部队,这些人一看县城和府城的绿营兵马被调走了,纷纷起事,占领县城和州府。

一时间江南乱作一团。

看上去清廷还控制着江南地区,实际上很多州府都已经出现混乱。起义军与州府的县衙、府衙差役打仗,双方打得火热。

一些县衙州府已经被占领,还有些则守了下来,但情况也非常不妙。

如果刘良佐能守住南京的话,还有转机。

但。

他能守得住吗?

江南许多清廷官员都有这样的疑问。

“鞑子已经大势已去了。”

浙江余姚城头。

黄宗羲看着下方已经被捆住的余姚县令,对身边的弟弟黄宗会,以及好友吕留良、张履祥等人说道。

他们是十月二日得知太祖下凡救世的消息,恰好当时老朱正在处理鳌拜。

弄死鳌拜四十万大军后,十一月份消息迅速传播出去。

没过多久黄宗羲当机立断,举兵起事。

本来这种仓促起事很难成功,但一者黄宗羲准备还算充分,时间接近两个月,从十月初到现在十一月下旬,大概五十天左右。

二来他在老家余姚威望很高,听说他要举起义,十里八乡来参加的义士不计其数,很快聚拢近万人。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余姚虽是绍兴府第三大城市,仅次于治所山阴县和会稽县,因需要防备沿海残明势力,兵力驻扎颇多。

然而老朱大军杀来,这里的兵马都被调走。

剩下的衙役捕快多是本地人,听说黄宗羲要起事,便绑了县令,根本不敢反抗。

结果就是黄宗羲不费吹灰之力,便拿下了整个余姚。

“余姚虽是东南重镇,但郑成功已经被赶至厦门,很难再对江浙造成威胁。可连这里的兵马都被调走,鞑子必然已经是捉襟见肘。”

旁边吕留良沉声说道:“可见太祖陛下全歼鳌拜四十万大军是真事,不然也不会引得鞑子们这般惊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