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一看书 > 地窖里的朱元璋 > 第292章 凌迟尚可喜

第292章 凌迟尚可喜

生活,回到了广州城里依旧以前做鞋的营生,每每看到街上的清军鞑子,还是会忍不住投去仇恨的目光。

但他没有能力报仇,只能就这样浑浑噩噩地过着日子。

直到今天。

“爹,今晚上我就要去占地方,我要抢到老贼的一块肉,回家煮了吃。”

青年咬牙切齿道。

当年他才十四岁,那场景到现在都是噩梦。

“不,你跑得快,马上去佛山镇,去黄埔镇,去广州周边所有县镇,把消息告诉周边百姓。”

中年男子擦了擦眼泪道:“当年虽然大部分人都被杀了,但还是有很多都跑了,咱穷苦人家跑不了太远,都住在周边乡镇,必须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他们。”

“好,那我先去三叔家。”

青年点点头。

当年广州大屠杀,死难者七十余万,但也有二十多万逃了。

他们就是幸存者之一。

有很多人不敢再回广州城居住,躲去了周边乡镇。

如果把消息传播出去,不知道多少人会欢呼雀跃,过来看尚可喜怎么被凌迟处死。

而与他们家一样背负血海深仇的还有上千户。

人们都纷纷跑出城去。

把守各城门的明军也没有阻拦,只是问明出城缘由,且需要城内百姓有人作证,是街坊邻居,而不是伪装的清军鞑子,就立即放行。

很快。

上午明军攻克广州,下午至少数百广州百姓就出城把消息告知广州周边乡镇。

他们甚至可以一晚上走几十公里,最远跑到了五十公里外的东莞,几乎是后半夜到,消息就传遍了广州周边。

清廷官府得知这件事情,吓得纷纷弃城逃走,整个广州周边县城迅速呈现无官府状态。

不过明军也早就派人骑马抵达各地,发安民告示,又找来一些隐居在当地,不与清廷往来的文人雅士出面,重新组织秩序。

翌日清晨时分。

广州城外不知道来了多少人。

至少上万之众,拥挤在广州各城门门口排队进去。

“刘叔,你家也逃出去了?”

“是啊,就剩下我一个。”

“唉,当年那次.”

“不提了,总算是报仇雪恨了。”

“是啊。”

“可怜我家十三口,唉”

“那算什么,朱雀街那边才惨呢,一家六十多口被灭族。”

“能在这儿的,哪家不死几个人?”

“呜呜呜呜呜呜。”

城门口处,不知道多少人在哭,也不知道多少人惊喜地发现,居然还有旧识活了下来。

人们排队进城,蜂拥着向城中心的街道奔去。

而且后方还在络绎不绝。

很多人听说了这事,连夜赶路,一些人哭着哭着,已经没有眼泪,却还是在走。

其中有老人,有女子,大部分都是青壮。

那时候老弱妇孺都跑不掉的,为了免受侮辱,很多女子都自杀了。

只有青壮才勉强逃生。

现在才过去短短十一年,记忆没有淡忘,也不会淡忘。

此时城中心十字街处,已经垒起高台。

之所以要到今天才杀,主要还是得寻一个出色的刽子手。

杀人容易,可凌迟处死难。

即便是在古代,拥有这种技术的刽子手在全国范围内也屈指可数。

为此蓝玉和冯胜找来找去,最后还是在洪武军里找了个百户指挥使,年龄都四十多岁了。

这家伙出身于刽子手世家,小时候跟着父亲爷爷学过手艺,至正二十三年也就是公元1363年参军入伍,跟着老朱当了大头兵。

一路随军东征西讨,从士兵升到小旗,又升到总旗,如今是百户指挥使。

只是这么多年过去,手艺不知道还在不在。但现在的情况是找遍了广州也找不到能凌迟的刽子手,也只能让他硬着头皮上。

“砰砰砰砰砰砰!”

高台上,不断有人押解着穿清军服饰的人上台,随后枪毙。

有人拿着喇叭高喊道:“这些鞑子走狗,手上沾满了咱们汉人的血!太祖爷说了,一个俘虏不要,全部处决,藉慰广州百姓!”

“好!”

周围围观的人已经至少上万人,街头巷尾密密麻麻全是人头。

很多人爬到了屋子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