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一听觉得很有道理,只是李定国还是诧异道:“殿下,臣听闻太宗陛下轻易攻破昆明,吴三桂、赵廷臣、林天擎等人都看在眼里,他们就在鞑子军中,不可能不提醒吧。”
“你呀,懂点打仗,但不懂政治。”
朱云峰笑道。
“额,请殿下详解。”
李定国好奇不已。
“这一来鞑子根基不稳,太祖舆论攻势发挥了力量,南方思明心切,各地暗流涌动,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造成大规模起义,因此鞑子必须尽快解决我们,以此稳定地方。”、
朱云峰竖起一根手指头说道:“在时间上来说,对他们不利,鞑子朝廷必然催促他们尽快把我们拿下。”
“唔”
众人互相对视,都觉得的确如此。
毕竟老朱这舆论战也太夸张了,谁家好人发传单能一夜之间搞几百万乃至上千万份发出去的?
光这些白洁如玉,光滑油亮的纸张就价值连城了吧。
结果就是在那么多传单的攻势下,江南各地流言四起,鞑子官府根本弹压不住。
甚至很多鞑子官府的官员就是明朝投降的官员,这些人不乏后悔投敌的,暗中推波助澜,弄得南方各地迅速传播,声势浩大。
要不是在东南满清朝廷还有大量兵马布置防备郑成功,恐怕这个时候江南各地早就揭竿而起,起义军遍布了。
“这二来更简单,太祖爷这一招妙就妙在虚虚实实。吴三桂等人即便提醒了鳌拜,可我们既然有轻松击败吴三桂的能力,又为什么要这样大张旗鼓呢?岂不是说明了我们的心虚?”
朱云峰竖起第两根手指头道:“如此敌人就会想到这个问题,必然会以为我们还是弱的一方。虽然肯定会有所试探,但只要伪装的好,不愁骗不了鞑子过来。”
这是最关键的一点了。
要想瞒过鞑子不容易,毕竟吴三桂等人可是亲眼看到了迫击炮的厉害。
不过也可以骗。
骗他们以为这样的攻势维持不了多久,如炮弹数量不足之类。
只要成功地骗过去,那么一切就好说了。
至于怎么骗。
这就是老朱布置的精妙所在。
在岸边布置大量南明军队,把夔东十三家、李定国、白文选以及西南各地土司的随从军,拢共十多万人布置在沿江岸上让鞑子们看得见。
鞑子们见明军这么多军队,好像声势很浩大的样子,就一定会想为什么明军不守城,而要在野外与他们鏖战。
是不是有诈?
也许对方就是在虚张声势,然后准备好像当初攻打昆明那样的炮火,引诱鞑子大举来攻。
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如果明军真的有上次昆明那样摧枯拉朽般的攻势,又何必设下这么个陷阱,引诱他们来呢?
因此鞑子就会考虑也许明军的炮火数量已经不足,根本无法再组织起太大的攻势。
这就好比你打游戏的时候,BOSS亮不出血条是无敌的,你根本打不死他,他反手把你灭了,这种感觉令人绝望。
可一旦BOSS忽然亮了血条,并且他也会害怕,会躲你的技能和攻击,那么你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老朱就是故意把血条亮出来,让鞑子以为他们有胜算,于是集中兵力进攻。
但建奴鞑子们一定想不到,这血条确实亮了,可血量无限,并且还有即死大招,突出一个无敌。
当然。
以建奴的秉性肯定不会轻易上当。
到时候必然会派绿营来试探性进攻,反正死的是汉人,他们无所谓。
老朱自然也就陪他们演演戏。
用迫击炮放点炮,弄出点动静,但放炮的规模和速度日益递减,让鞑子产生一种他们的炮弹日益稀少的错觉。
这样等到鳌拜集结了吴三桂、李国英、张长庚、王一正等整个云南、贵州、四川、陕西、湖南、湖北的全部兵力,加上他从北京带来的军队,战兵四十多万包围在重庆这个狭小的地方,自然就有好戏看。
不得不说。
老朱胃口确实很大。
他是想把这四十多万人全部弄死。
是弄死不是俘虏。
也怪不得能写出杀尽江南百万兵呢。
基本上如果这一战真按老朱预期来的话,满清鞑子顷刻间就得分崩离析。
毕竟鞑子全国兵力也才不到百万,加上之前被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