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一看书 > 地窖里的朱元璋 > 第265章 大婚

第265章 大婚

包括各类家具、厨具、生活用品等等,还暂时不能向全国铺开。

以后大明自己也会建立起自己的机械制造业,可能大明的市场被现代占领,但全球的市场被大明占领,这样也就无需担心大明自己工业的问题。

因此为朱云峰办这场盛大婚礼,花个几千万银元真不算什么。

真正麻烦的是那么多人的现场调度问题。

这件事最后还是找到了王首长帮忙,由王首长与徐达共同制定了现场调度的工作计划。

包括无人机监控,各路口实行军队管制,严格防止人员踩踏的事情发生。

好在朱云峰要去的地方多,加上城内到处都拆光,只有西北建立的临时居民区有点麻烦,不过只要维持好秩序,解决问题并不算太难。.d~i\n·g^d?i_a*n/k′a.n.s¨h!u~.~c+o*m¨

看完了整个婚礼流程,朱云峰都觉得眼前一黑。

古代婚礼可比现代婚礼麻烦得多。

三书六礼倒不用担心。

皇室结婚三书六礼由宗人府出面,皇后娘娘亲自下聘礼请期。

关键是过程。

古时候婚礼在黄昏举行,因此也被称为昏礼。

到明清时期变成早上举行,但形势繁琐程度依旧不变,早上出门迎亲,然后八抬大轿游街。

新娘子进门拜天地,之后就是宴会,一直持续到晚上,最后就是进洞房。

相比于民间婚礼,朱云峰作为皇室更麻烦,何况他还是一次性娶八个,得先去王妃家,再一一去七个侧妃家。

光去迎亲的路上就得花大把的时间,还得逛游整个南京以达到朱元璋与民同乐的效果。

基本上等迎亲结束,估摸着都已经是下午了。

此时大明门外都开席了,从中午一直吃到晚上,朱云峰这个时候游街回来,就得上台举行结婚仪式。

到时候老朱、马皇后、朱标、那位国家副级老者以及王首长徐达等很多人都要出席。

讲话流程应该不会太久,但架不住讲话的人多,再加上仪式的话,估摸着等结束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十点多钟了。

“我真是太难了。”

看完了整个流程,签字确定,礼部官员离开后,朱云峰一屁股坐在了自家大厅沙发上,整个人双眼无神,宛如要死的样子。

朱标和朱棣坐在他两侧的沙发上,朱棣笑道:“你这场婚礼牌面可大了啊,我当年结婚那是小场面。大哥那时候婚礼也就在皇宫请大家吃了顿饭,你可是请全城人吃饭。”

“离谱,我现在在网上被人骂死了,结个婚一天下来连吃点饭的时间都没有,这么搞下去怎么得了?”

朱云峰懒洋洋地说道。

“你被骂是活该,大家都打光棍呢,想去青楼都去不了。你却娶了八个老婆,谁看了不嫉妒?”

朱棣嘻嘻道。

朱云峰挠挠头道:“对了,青楼什么时候全面废除?老祖宗那边怎么说。”

朱标说道:“明年就会出台政策。”“现在就废掉是不是太快了?”

朱棣说道:“之前内阁好像讨论过,肯定民间会引起轩然大波,循序渐进一点是不是更好?”

“那也没办法,现在已经是最好的时机,等以后会越来越麻烦。”

“这倒也是。”

“只能说也幸好老祖宗在,威武足够,这样的政策才能推行得下去,不然也难。”

朱云峰感叹了一句。

如果说他娶八个老婆,现代那边还能算是尊重古代习俗的话,那青楼这行业确实难以忍受。

倒不是现代干预大明,而是再这样下去,下面那些人就快压不住了。

土木工程这个行业本身就是个枯燥又封闭的行业,工地上全是大老爷们,在那方面压抑得很厉害。

现在还行是因为选的人都是三四十岁以上的骨干,而且大多都是结了婚有家室的人,早就习惯了这些,倒还勉强没出什么问题。

可长此以往肯定不行。

历史教训摆在那里,很多风俗行业就是建筑业兴起所带来的壮大发展。

比如上世纪三十年代罗斯福新政下,老美出现了所谓的黄金十年,又在四十到六十年代,有了黄金年代。

正是这个时期老美的风俗产业繁荣昌盛,娱乐业兴旺发达。

还有小日子当年搞慰问美军只是起了个头,真正蓬勃兴旺就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小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