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一看书 > 地窖里的朱元璋 > 第218章 朱元璋给崇祯发圣旨

第218章 朱元璋给崇祯发圣旨

甚至在出发前,吴王殿下就给了他们家人300两白银,这在江南够买上百亩优质田地,以及大院宅邸了。

因此在这个人命不值钱的年代。别说拿出300两白银,就算30两银子,都大把地人过来赴死。

城内露天放映厅上百个,负责缉拿的北镇抚司都快疯了。

几乎每个去的小旗都不敢擅自做主,全都要上面拿主意。结果就是小旗报告给总旗,总旗报告给百户,百户报告给千户。

如此层层上奏,耽误了许多时间。

而此刻大明门外,一支数十人的锦衣卫小队徐徐来到宫门前。

正是傍晚时分,宫门早就关闭,巡逻卫士立即喝道:“即将宵禁,宫门不开,禁止入内!”

“我是司礼监外差,凤阳守备太监卢九德,奉太祖陛下圣谕,前来给圣上传旨。”

卢九德从马车上下来,一晃眼,看到大明门外的侍卫统领,顿时笑道:“原来是赵掌班,今日是你当值?”

明代皇宫禁卫军最早是由老朱设立的亲军都督府负责,但后来他设立锦衣卫亲军,宫中禁卫就由锦衣卫担任,负责保护皇帝安全。

到了明朝中后期,皇帝渐渐开始信任太监,由司礼监控制的东厂开始取代锦衣卫的地位。

不过锦衣卫依旧负责大部分皇宫巡逻和保卫任务,东厂则负责皇帝贴身安全以及皇宫关键宫门位置的安保工作。

毕竟东厂本身就设立在皇宫中,跟设立在宫外的锦衣卫比起来,有较大的先天优势。

卢九德作为凤阳守备太监,出身于司礼监,司礼监又控制着锦衣卫与东厂,因此东厂的侍卫统领他自然认识。

赵掌班睁眼一看,下意识正准备单膝下跪行礼,但忽然又意识到了什么,愕然道:“原来是卢公公,公公刚才说,是奉谁的命令?”

“太祖爷!”

卢九德向南方拱拱手道:“不瞒你说,太祖下凡是真事,今整个南方都已经归附,我这次回来,也是带了太祖爷的圣旨,还有一些能让太祖爷和圣上相隔万里亦能通话的仙器,这件事情事关重大,还请掌班即刻汇报。若是阻拦我等,或者捉拿我等,我等也不会反抗,但希望等太祖兵临北京的时候,掌班一家老小能够活过太祖的刀。”

“.”

赵掌班站在那里,周围卫士们与他对视,是怎么样都不好。

他今天甚至都有点后悔接了同僚的二两银子,答应那位回家纳妾的同僚帮对方顶班。

这叫什么事啊。

毕竟现在太祖的事情闹得满城风雨,谁都说太祖爷真来了,不然的话整个南方也不会马上归附。

结果恰好今天太祖的使者就过来了。

自己咋办?

抓!

万一真是太祖下凡,以后死翘翘。不抓。

当今圣上也能让他死翘翘。

这叫啥?

一根筋变成两头堵啊。

不过好在赵掌班也不蠢,这么麻烦的事情,自然要往上报啊。

他沉默了几秒钟后,就说道:“那请公公稍等,我们马上向王公公汇报此事。”

“嗯。”

卢九德点点头道:“有劳了。”

赵掌班如蒙大赦,不迭先回去打开宫门,飞一般地向皇宫承天门的方向而去。

明代中后期太监掌权,其中又以司礼监为首,而司礼监的老大叫掌印太监,老二是秉笔太监。

崇祯时期最后一任掌印太监高时明因为生病而辞职在家休养,之后司礼监掌印太监空缺,就由秉笔太监执掌。

最开始秉笔太监是曹化淳,曹化淳也病休回家,现在则由王承恩为主。

赵掌班至承天门,向承天门侍卫统领说了一下情况,承天门侍卫统领就又只能进宫,一路往东厂去,把消息报告给东厂提督王德化。

王德化也不敢怠慢,就只能去乾清宫向崇祯禀报。

此刻乾清宫内。

对于百官来说,下午六七点钟已经是在家搂小老婆。

但对于崇祯来说,离睡觉都还有六七个小时的时间。

乾清宫内只点了几根蜡烛,崇祯在王承恩的陪伴下批阅奏折。

这几日城内谣言四起,崇祯本想让人追踪谣言来源,切断遥远路数。

然而一调查才发现,散播谣言的人实在是太多了,真要抓的话,就得抓半个城的百姓。

所以崇祯也无可奈何,只能勒令锦衣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