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之光bbs的“琦文事件”过去半个月了。
商琦的道歉以及柳莺的祝福,让话题的热点渐渐降温,就如bj十月份深秋的天气一样,很快降到冰点。
柳莺的心情也降到了冰点,她刻意得躲避着所有人,舍友、郁舜浩,所有在意她的、关心她的人,只要她一见到就心如刀割,就像自己心口有道伤疤被重新揭开了一般。
她把自己囚禁起来,上课总是坐到最后一排,没课了,便坐公交车回到家中,几乎不在学校停留。她家在南二环,人民大学在北三环外,坐公交单程要一个半小时。从家到学校上学,每天往来在公交车上要花3个小时。
这一天,学校邀请了一位知名经济学家来做演讲,主题是《中国加入世贸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当时,中美谈判取得突破性进展,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铺平了道路。即便从今天的眼光来看,那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由于演讲过程中互动不断,原定19:00开始,21:00结束,两个小时的演讲,经济学家讲了三个小时。学生热情不减,又加了半个小时的互动问答。
演讲结束时,已经是晚上22:30,柳莺只能住校。一往宿舍走,柳莺的心情便又沉重了起来。舍友们待她亲如姐妹,正因为如此,每一句关心与问候都让她想起在感情上受过的伤。
她已经半个月没住宿舍了,路过一勺池时,感到有些亲切。这里,她曾和郁舜浩、季小航三人一起排练过张学友的歌《我等到花儿也谢了》。
柳莺在一勺池边的长椅坐下,双手托腮,漫不经心地望着池面,她希望这样可以放空自己。
不知过了多久,一个熟悉的声音在背后响起:“嘛呢?”
柳莺听出来是郁舜浩。他就站在椅子的后方,在路灯的照射下,身影刚好投射到柳莺眼前。
“好久不见。”柳莺扭头对郁舜浩说道。
她说的好久不见是指两人很久没有单独待在一起过了。至于见面,上课时还是可以互相到的。不过,彼此只是默契地点点头打个招呼,跟没见面也差不多。
“刚才在讲座现场看见你了。”在教室里,郁舜浩总是喜欢四处巡视找熟人,见到柳莺这样的熟人,他才能安心上课或听演讲。
小时候放学回家,他必须确定妈妈在家,才能安心去玩。上高中时,见到虞茜琳的背影,他才能安心上课。
“那也是好久不见!”柳莺坚持着自己的说法,性格一如既往地倔强。“好香!”通过空气中飘来香味,柳莺断定郁舜浩藏在长椅靠背后面的手中一定拿着热气腾腾的红薯。
听完讲座,肚子饿了,郁舜浩便去买来一块红薯,准备来到一勺池边吃。这儿距离宿舍近,吃完刚好可以回去睡觉。
他喜欢上吃烤红薯是受柳莺影响,吃得最香的那次是在北海公园,那一天还是柳莺生日。“你好像快过生日了吧!”郁舜浩问,他隐约记得柳莺的生日好像是11月18日,但不太确定。
“还要过几天。”柳莺也不说是哪天,在生无可恋的日子里,过不过生日早就无所谓了。
“那提前祝你生日快乐!”郁舜浩把红薯递给了柳莺,尽管他的肚子还饿着。
“见面分一半!”柳莺掰下半块红薯递给郁舜浩,两人狼吞虎咽着吃了起来,显然都饿了。
吃完半块红薯,柳莺拍拍手,意犹未尽地说:“下次别这么抠门,多买一块!”
郁舜浩本来也没想会碰到柳莺,见她心情不好,不愿顶撞她,说:“你等我一下,我再去买。”
柳莺赶紧阻止:“马无夜草不肥,大晚上这么吃最养膘,你想把我养成肥猪啊!”
她从包里取出一张纸巾递给郁舜浩,见他一直站在长椅的后面,明白了他的用意。
经历了这么多事情之后,郁舜浩已经懂得了“爱”与“暧昧”的区别。此刻,柳莺也明白了。
“对不起!”柳莺擦了擦嘴巴,“去年北海公园我不该亲你的。”这是柳莺反思“琦文事件”,从中汲取的教训。
那次,的确是柳莺先亲的郁舜浩,而后郁舜浩才亲的她。这种事情是没办法说清楚的,就像商琦和邱文静,两人在帐篷中到底发生了什么,谁也说不清楚,但终究还是男人的责任。
“嗨,都过去了,不提了!”郁舜浩将红薯皮、纸巾全装到纸袋中,丢进了垃圾桶。双手插兜走到柳莺面前。“走吧。”
柳莺站起来,捋了捋刘海,跟在郁舜浩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