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郁舜浩想改改口味,就请郁兰兰去学校旁边的小馆子吃稀饭、豆浆、油条、包子。偶尔,父母们也会买来那个时候的奢侈品——面包和牛奶当早餐吃。
郁舜浩的学习成绩普普通通,郁兰兰则是年年三好学生。三年级下学期,郁舜浩似乎突然开窍了,数学考了99分,全班第一名,而郁兰兰只考了98分,全班第二名。从小到大,这是郁舜浩第一次在学习方面超过郁兰兰,也是第一次成绩名列前茅,还是全班第一名。郁舜浩买了好多零食,送给郁兰兰吃,表面上是庆祝,实际上是虚荣心作祟。
那学期,郁兰兰语文考了96分,又被评为三好学生。而郁舜浩语文只考了79分,老师告诉他,如果语文能考到80分,就能评上积极分子。当时,郁舜浩暗暗下决心,要好好学习。然而,天性贪玩的郁舜浩很快把好好学习的事情忘记了。经常是要交作业了,才发现该做的作业没有做,于是便匆匆忙忙抄郁兰兰的作业。
抄作业被视为是一件可耻的事情,老师经常会对抄作业者提出严厉批评。郁兰兰无法拒绝郁舜浩抄她作业的请求,于是只好请他在抄作业时顺便帮助指出错误。这激起了郁舜浩的好胜之心,所以每次都抄得很仔细,不懂的就会问,偶尔也会指出郁兰兰的错误。
久而久之,抄郁兰兰作业几乎成了郁舜浩的习惯。客观讲,认真地抄作业并理解解题思路,比胡乱写作业的学习效果要好得多。就这样,郁舜浩的成绩一直稳定在中等偏上的位置,不好,也不差。
1995年,郁舜浩与郁兰兰一起升入了郁镇侍郎初级中学。侍郎中学的前身是一所私塾,明朝弘治年间,私塾出了一名进士,叫做叶相。叶相担任过工部侍郎、户部侍郎、刑部侍郎,于是后人将私塾命名为侍郎书院。民国时期,侍郎书院重建为侍郎初级中学,简称侍郎中学。
侍郎中学每年级有四个班,1班是尖子班,郁舜浩与郁兰兰都分到了1班。这样的分班制度使原本学习中等偏上的郁舜浩一下成为了全班倒数,虞茜琳的成绩也仅排在全班第10名。
值得一提的是,郁舜浩的同桌叫崔嵩,成绩全班第1;郁兰兰的同桌叫虞茜琳,成绩全班第2。这样安排座位的初衷是学校为了让成绩好的学生帮扶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当然,学校方面也可能给了郁舜浩和郁兰兰特殊照顾。毕竟红星机械配件厂是当地的家喻户晓的企业,而郁舜浩是厂长的儿子,郁兰兰则是副厂长的千金。
郁兰兰和虞茜琳侍郎中学距离郁家村约1公里,每天早上,郁兰兰依然给郁舜浩做早餐,然后两人一起骑自行车或步行去上学,再一起放学回家。
与上小学时候不同的是,现在他们需要在学校解决中饭。当时,侍郎中学附近还没有饭馆,学校食堂只提供蒸饭服务。郁舜浩每天背一个大书包,里面装着两个蒸饭的饭盒和两个带菜的餐盒。到学校后,郁舜浩需要把饭蒸上,中午下课后再去拿饭。那时候也没有微波炉,所有同学的中饭都是热饭就着冷菜。
有时候,郁兰兰会切上几片火腿肉或者腊肉放进饭盒,带到学校后与米饭一起蒸熟,一道香喷喷的火腿肉蒸饭或者腊肉蒸饭就这样做出来了。一开始,说好了由郁舜浩刷饭盒,但是郁舜浩干活毛糙,郁兰兰无法忍受刷完的饭盒还粘着饭粒,于是自己又刷了一遍,最后干脆不让郁舜浩刷了。郁舜浩饭来张口的初中生活,让全班男生十分羡慕,也十分忌妒郁舜浩有这样一位好妹妹。
当时,郁兰兰和虞茜琳是侍郎中学公认的校花双子星,也是许多情窦初开男生眼里的梦中情人。郁兰兰爱干净,几乎每天都穿不一样的衣服,标志性的装饰是大大的蝴蝶结。由于搭配素雅,郁兰兰的穿着从不显得花哨。相反,她留给人一种穿什么衣服都很漂亮的印象。虞茜琳喜欢穿那个年代流行的白衬衣和蓝色牛仔裤,秀发及肩,标志性的装饰是右耳鬓插着两朵小花。
上学或放学的路上,郁兰兰经常和郁舜浩聊起学校的“不良少年们”追虞茜琳的趣事。胆小的男生会写莫名其妙的小纸条给虞茜琳,胆大的男生会骑着自行车吹口哨问要不要载虞茜琳回家,浪漫的男生会摘一把栀子花放到虞茜琳的书桌,恶作剧的男生会把螳螂之类的昆虫藏进虞茜琳的书包……然而,类似的事情很少发生在郁兰兰身上,因为大家都知道郁舜浩是郁兰兰的“哥哥”,无形之间就有了一层保护。
男生是女生们永恒的话题,郁兰兰经常在课间和虞茜琳讲起郁舜浩的糗事。
“有一次,浩哥带着我去偷摘邻居家的葡萄。摘下来后,浩哥想把葡萄藏在裤兜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