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一看书 > 重生古代:庶子的开挂之路 > 第552章 回汴京述职

第552章 回汴京述职

晃了晃,映着炭盆里跳跃的火光:“左右不过是修黄河那点事,陛下心里有数。倒是大名府的梁家和徐子建听说闹得有些不像话……”

她顿了顿,想起前几日弟弟曹景休送来的信,“景休说,河北的黄河堤坝修得差不多了,徐子建在那边收拢了不少民心。”

“那要不要,让河北的……”任守忠做了个抹脖子的手势。

“糊涂!”曹皇后瞪了他一眼,“他是陛下的人,手里还有皇城司的令牌。动了他,不等于告诉陛下我曹家心虚?”

她起身走到窗边,望着庭院里被雪压弯的翠竹,“去内膳司说一声,炖几碗参汤,给陛下和相公们送去。记得让邓宝吉提一句,徐子建在东庑候着。”

任守忠愣了愣:“娘娘这是……”

“示个好罢了。”曹皇后淡淡道,指尖在窗台上划着,“齐王还需要他辅佐,总不能真把人逼到邕王和兖王那边去。”

她不知道的是,有些事和人一旦打算裂痕,不是一点举动就能修复的。

而且曹家和梁家在河北可没少针对徐子建,他可不会轻易罢休。

垂拱殿内,暖炉里的银丝炭烧得正旺,将韩章的脸映得通红。

他手里捏着奏折,声音洪亮:“陛下!淮南路水灾,江南西路叛乱,国库空虚已是实情!河北路这几年风调雨顺,不加税如何填补亏空?”

文彦博捋着花白的胡须,慢悠悠地反驳:“韩相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河北去年修堤坝,已加过一次税。百姓家里的存粮,怕是只够吃到麦收了。”

“文相公未免太危言耸听。”申时行接过话头,手里的玉圭在案几上轻轻敲击,“梁留守上月还上奏,说河北‘岁稔年丰,民皆安业’,怎会缺粮?”

欧阳修忍不住咳嗽两声,他以前在河北任职过:“梁世杰的奏折怕是多有不实!当初臣在河北时,见过不少百姓把儿女典给大户换粮。再加税,怕是要出乱子!”

嘉佑帝靠在龙椅上,手指轻叩扶手。

明黄色的帐幔垂在两侧,遮住了他眼底的神色。

他忽然看向站在一旁的富弼:“富枢密怎么看?”

富弼拱手道:“臣以为,可问问大名府副留守徐子建。他在河北待了半年,治黄河时走遍了沿岸州县,该比我们清楚实情。”

话音刚落,殿外传来内侍的通报:“陛下,内膳司邓都知求见,说是皇后娘娘送参汤来了。”

嘉佑帝抬了抬下巴:“让他进来。”

邓宝吉端着描金托盘走进来,参汤的热气在他脸上凝成细珠:“陛下,几位相公,皇后娘娘说天寒,让奴婢送些参汤暖暖身子。”

他将汤碗分到案几上,又补充道,“娘娘还问,偏殿候旨的徐公爷,要不要也送一碗过去?”

嘉佑帝这才想起徐子建,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不必了。让他过来吧一起喝吧,正好问问河北的事。”

徐子建走进垂拱殿时,正听见韩章在高声争辩:“……百姓安不安分,全在官吏治理!只要各县令严加管束,加税何碍?”

他撩袍跪地,声音沉稳:“臣徐子建,参见陛下!参见诸位相公!”

“徐爱卿起来说话。”嘉佑帝的声音带着暖意,“你刚从河北回来,黄河堤坝修得如何了?”

“回陛下,堤坝主体已完工,只待开春加固副堤坝。”

徐子建起身,目光扫过殿内众人,最后落在嘉佑帝脸上,“只是修堤时,臣见河北百姓多有饥色,不少人家连过冬的棉衣都凑不齐。”

韩章立刻反驳:“徐公爷这话就不对了!梁留守的奏折里,明明说河北‘仓廪丰实,路不拾遗’!”

徐子建转向韩章,微微欠身:“韩相公有所不知,梁大人说的‘仓廪’,怕是豪族的私仓。臣在魏县巡查时,见过大户粮仓里堆着新麦,而佃户家里只有糠麸。”

他从袖中取出一卷纸,双手呈上,“这是臣让沈括画的黄河河防图,上面有标注各家富户所占据黄河沿岸的田地。”

内侍将图纸呈给嘉佑帝。

嘉佑帝展开一看,只见上面密密麻麻标着田庄的位置,河北豪门的庄园几乎占了黄河边上邢州、洺州一半多的土地。

他的手指在图纸上重重一点,指节泛白,脸色有些阴沉。

难怪徐子建说河北百姓都吃不饱,原来土地都被那些豪门占了去。

文彦博趁机说道:“陛下,臣就说河北不宜加税。百姓本就被豪族盘剥,再加税,怕是要逼反了!”

申时行还要争辩,却被嘉佑帝抬手制止:“徐爱卿,你觉得该如何?”

“臣以为,可加漕运商税。”徐子建朗声道,“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