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一看书 > 黛玉有了首辅哥哥[红楼] > 第65章

第65章

御史,在古代又有另外一个名称,叫言官,即专给皇上提供谏言的官吏。

俗话说,武死征,文死谏,都是青史留名的忠臣典范。

贾政不知情,在家抱怨道:“宝玉在林家这些年,林家大哥儿身居一品辅政大臣,也不帮衬着宝玉。”

这时,鸳鸯掀开帘子,扶着杵着拐杖的贾母进来。“你只知道说林家哥儿,你这个做父亲的对宝玉除了打就是骂,又何尝给他任何帮助?人家林家是欠了你的?”

贾政被贾母骂得气焰小了一半儿,低声诺诺地道:“儿子不是没有给宝玉活动,谁知上头回话,宝玉被钦点御史了。”

跟在贾母身后的,还有贾兰和李纨。

那贾兰是宝玉逝去的兄长贾珠之子,如今以有半人高,入了贾府的私学。

贾兰道:“史上有名的言官,比如魏征,就被唐太宗比做镜子。比起淹没在历史上的权臣勋贵,魏征直言进谏的美名,万古流芳。”

贾政心中一叹,贾兰的伶俐却是让贾家的大人颇感欣慰。

李纨见儿子跟个小大人儿一般,心中甚喜。这些年寡居,也不是白熬。

“一代比一代强,我不担心。”贾母将贾兰一把搂怀里。

贾政吃了个瘪,欲言又止,终究默认了宝玉做了御史的事实。

宝玉的事儿在林府,却没有激起明面上的太大的风波。林灿一句,都是大人了,尊重彼此的选择,便是对宝玉最大的支持。黛玉笑侃道,昨儿夜里和熠凰长公主溜去钦天监看星星去了,御史大人笔下留情。

最好的林妹妹,最暖的林哥哥,还有林家小院,便是这世上最让人留念的地方了。

待春意更浓,风和日丽的一天,宝玉带着紫鹃、茗烟,还有几个小厮,前去荣国府接贾母。

“宝玉,娘不管你拿定的什么主意,老太太不能跟你走。”王夫人拦着宝玉道。

“祖母要不要跟我走,得问她老人家的意思。”宝玉压根不理会她。

“老太太年纪大了,经不起你这般折腾。宝玉,你懂点事。”王夫人言辞恳切地道。

宝玉驻足,人仍然面向祖母住的地方,他道:“老太太想去哪里,得问老太太自己的意思。与旁人何干?”

“宝玉!”王夫人气得张口结舌。

贾政劈头盖脸的要一巴掌扇过来,“逆子。”却被宝玉握住了他的手腕。

此时的宝玉已经高出贾政一个头了,已经是成年人的样子,再也不是当年被他要打便打的小孩了。

四下无声,只剩下回廊里的鹦鹉还在没心没肺地“哇,哇”地叫着。

这时,鸳鸯扶着贾母,从西南角的小院赶出来。贾母道:“我这辈子都局此处,也该外边走走。”

大儿子贪婪,二儿子糊涂,宝玉出来了,也是好事。

“老太太……”鸳鸯在他们身后喊了一声。

贾母笑着一把拉过她,“鸳鸯也跟我走。”

贾母住在了林家小院的西北角的正院养老,和黛玉所住的西厢小院,相邻甚近,只数十步路的距离。

贾母在这里尽享天伦,白日里有惜春、鸳鸯等人陪她聊天。待黛玉、宝玉、林灿等回来后,院子里又热闹了起来。

*

朝中此时,南疆早已平定,北疆也已经诚服。四海之内已无强敌,呈现出盛世的气象。

且不说是否能比拟唐朝开元盛世,以及明朝永乐时期的万国来朝,至少如今的光景也不差。

永正帝邀曾经北疆的劲敌,如今已经城府的北疆部落首领,阿拉布王入朝受封。

那阿拉布王,据说是位年轻英武的汗王,现率两千轻骑来到了京都朝拜。

黛玉为现任鸿胪寺卿,负责接见阿拉布王及其使节等事宜。而主要接见阿拉布王的官员是林灿。

熠凰长公主已经在外开了长公主府,离林府还不远。

这日,熠凰在宫中见过太后,乘车架回长公主府。

途遇一队人马,遇长公主车架不退让。熠凰的车架停了下来。

“我大礼王朝熠凰长公主在此,何人造次?”谨言姑姑上前道。

熠凰从车帘的缝中,窥见那队人马的皆穿着胡服。他们头上编着数根辫子,身上挂着兽牙、银饰、宝石穿成的饰品,衣服也是兽皮和麻料制成的。

“长公主恕罪,来者是北疆的阿尔布王。”迎北疆使团的官员吓得直擦汗,奈何这些胡人使团压根就不守礼节的,在街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