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上的婆子们见到卓大管家那身价格不菲的行头,这可是大主顾啊!
“我们都可以管事。你是要来订我家蔬果吗?包管新鲜。”一位婆子殷勤地道。
“那就先把你们庄子上的瓜果蔬菜各来一斤。”卓大管家道,“如果东西好,以后你庄子上要卖的蔬果,我们全包了。蜀中卓家,你们晓得吧?钱不是问题。”
那婆子闻此喜笑颜开。真是个大主顾,大手笔啊,连价格都不带问的。
庄子上的婆子们平日看人下菜,对这样不差钱的主顾,自然免不了短斤少两。
谁知,卓大管家让自己带来的小厮,拿出一杆秤,将那些蔬果挨份挨份地秤。
“头回来,就缺这么多斤两。以后咋做生意?”卓大管家扭头就走。
“您等等,是我们把秤看错了,下不为例。”婆子赔笑道。
卓大管家停住脚步,环顾四周,将目光放在一个给菜浇水的小姑娘身上。那小姑娘生得很是瘦小,提着桶显得格外吃力,走起路来摇摇晃晃的。
卓大管家问:“你们这里有没有年纪小一些的,眼神好一些的来看秤?”
婆子便喊道:“金钏儿,你来一下。”
那女孩放下桶,急急赶来。站在婆子旁边时,眼神很是惶恐,像遭受过虐待一般。
卓大管家便找到金钏儿了。
金钏儿按照婆子的要求,将每份蔬果补齐到一斤。
卓大管家道:“以后都由金钏儿姑娘来秤。要是见不到金钏儿姑娘,我们就不买了。”
婆子忙道:“是是是。”
待婆子们拿到银钱,兴高采烈地回屋分钱。
砚台将一个包裹递给金钏儿,道:“这位姐姐,这是探春姑娘和宝二爷给你的东西。要是婆子们问起,就说刑部尚书的妹妹,林姑娘给的就好。”
金钏儿当场就落泪了。拭眼泪的手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裂口,那是平时干重活留下的。可见她在这庄子上受到了怎样的摧残。
砚台素闻荣国府的人狠心,今儿是真真儿见到了。
待婆子们分完钱,砚台故意说给她们听:“过几天林姑娘还会稍包裹给姐姐的,姐姐保重。”
砚台代表了林府,卓大管家代表了卓家。
若那些婆子惧林府的权势,暂时不为难金钏儿。那么卓家在这儿长期订购果蔬的经济往来,会让那些婆子更恐金钏儿有个三长两短。毕竟卓大管家说,如果不是金钏儿秤蔬果,卓家一概不要。
卓远行将此分析给探春听后,探春也觉得甚好。
如果说初次见面,探春确实对这个俊俏的卓公子有那么一些好感。现在,她是真的觉得卓公子很不错了。
*
砚台那日看到金钏儿的一双手后,心里就发疼。他在林家,可从未见过哪个人被如此苛待。
他去药店买了一些药膏,合着过两天探春又送来的东西一起送给了金钏儿。
自从那日卓大管家和砚台离开后,庄子上的婆子就不再欺负她,不再给她最脏最累的活儿了。还给金钏儿腾了一间不漏雨的屋子。
金钏儿在自己的屋子里打开包裹,发现了一小盒药膏,凑近一闻,便闻到一股清新的药香。
金钏儿将药膏往手上的裂口处抹了抹,凉凉的,很舒适。她打心里感谢探春姑娘、宝二爷,林家,卓家。
她又想了想,探春姑娘和宝二爷是怎么知道她有伤的?而且这个药膏不是贾府常用的金创药。那么,送给她药膏的是谁?是林家吗?
待下次砚台给金钏儿捎包裹时,砚台看到金钏儿手上的伤口好了很多,便高兴得脱口而出:“药膏真管用,那大夫果然没说错。”
金钏儿知道药膏是谁送给她的了。“谢谢砚台哥哥。”
砚台因为是林府的书童,平日里也受到了尊敬,人家喊他“砚台小哥”,或者“砚台小哥哥”。突然被喊“哥哥”了,拿掉了一个“小”字,砚台倒有些不好意思了。
他腼腆地笑了笑。
春日的阳光洒在砚台那张干净得清透的脸上,留下薄薄的一层光影。
金钏儿这才发现,砚台哥哥其实生得还挺好看的,跟旁边那棵大柳树一样的好看。
第 27 章
且说宝玉中了秀才后,林灿将其推荐到国子监念书。时逢三年一次的乡试就在这一年的八月,宝玉便收拾好包裹,名正言顺地住进了林家在国子监旁的学区房。
贾政是乐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