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一看书 > 四合院:我在火红年代挣外汇 > 第154章 报答

第154章 报答

陈长安还算比较平静,只是有些惊讶,没想到自己只是贡献了一些小小的建议,就能改变历史。

而刘炳辉现在一天比一天干劲足。没事的时候就喜欢跑到总装车间,看着一辆辆摩托车的组装完成。

在刘炳辉眼里,这些摩托车可都是钱啊。

在部队的时候,刘炳辉从来都不觉得钱有啥用。

吃的,喝的,用的,基本上上级都会安排好,从来不需要他去操心。

自己只需要解决好战士们的训练和思想工作就好了。

自从转业之后,来到了摩托车厂,才知道这钱是真有用。

至少这国家缺粮了,可以去买粮食。欠债了别的东西不管用,这外汇就管用。

当初刚刚来到摩托车厂的时候,说实话要不是老领导的安排,刘炳辉对于陈长安是有些不服气的。

也就是当了一辈子军人了,习惯了服从命令。理解要服从,不理解也要服从。

现在刘炳辉算是彻底服气了。就这一个年纪轻轻的陈长安,这帮了国家多大的忙啊。

反观自己,只能束手无策,怨天尤人。现在刘炳辉算是彻底明白了当初老领导的用意。

心情激动的刘炳辉看着满不在意的陈长安,突然有些意兴阑珊了。

自己这么大年纪了,还在这激动半天。在看看人家年纪轻轻的陈长安。一脸的平静。

等刘炳辉离开了陈长安的办公室,陈长安这才拿起那张嘉奖令仔细的看了起来。

一直看到快要中午吃饭,陈长安这才收拾好东西去吃饭。

本以为这样的好心情最少也要持续一整天。

结果下午陈长安就听到了一个坏消息。

铣床车间有一名工人,中午吃饭的时候为了凉快,把袖子撸起来了。

结果上班的时候为了方便,把袖子撸下来之后,没有把扣子系上。

结果袖子被机器绞了进去,导致整个手臂粉碎性骨折。

由于有了陈长安第一次做出的样板,车间主任第一时间把人送去了医院。

封锁现场通知保卫科,安全科和厂办。同时将旁边的工人喊来了解情况。

上次的工伤,当时陈长安也算是给众人打了一个样,平时开会也是刘炳辉在强调这方面的问题。

毕竟当时和工人家属的谈判也是刘炳辉去的,他也深知一名工人就是一个家庭的顶梁柱。

失去了顶梁柱的家庭,有多困难。结果还是有工人违反了纪律,出了事。

负责工人纪律问题的几名安全员被刘炳辉骂了一个狗血淋头。

几名安全员也很委屈。这么大的厂子,这么多的车间,他们就只有几个人。一个一个车间的走,半天才能走一遍,还需要快一点。

晃晃悠悠的走,从早上上班到中午吃饭这一圈都逛不下来。

又是一次全厂大会,班长以上的人员全部到场,刘炳辉又一次痛心疾首的说道“同志们,你们可能觉得咱们厂对于现场工人的不必要的要求太多了。

比如女工要带帽子,男工袖子要系好。上班不能穿脱鞋。抽烟需要去吸烟室。配电柜不是电工不要去碰。

等等一系列别的厂子没有的要求,就只有咋们摩托车厂这样规定。甚至还有一些别的厂子工人嘲笑我们摩托车厂的领导闲吃萝卜蛋操心。

但是我要说,咋们工人不是战士。当兵需要你有不怕牺牲的精神,但是工人,你需要安安全全的保护好你自己,为国家做出更多的贡献。

每一个工人的背后,都是一个家庭。想想你的妻子和孩子,他们还需要你。

不要让自己的无知和侥幸,让你们这个家庭破裂。

也不要因为其他厂子工人的嘲笑而觉得咋们厂子的这些规定都是没用的。

有些工人觉得天天和机器打交道,磕磕碰碰是难免的,甚至工伤也是正常的。

有些厂子,甚至每个月,每个星期都会出现大大小小的工伤。

但是我想说,这些规定都是保护你们的安全的。在每一条的规定背后,都是一本血泪史。

都是在一次次的工伤中总结出来的,而不是所谓的领导喜欢整人,安排出来的奇葩规定。”

刘炳辉的一番感人肺腑的讲话,还是从陈长安那里听来的。

毕竟有些规定刚开始就连刘炳辉都觉得没必要。

也是陈长安的讲解,才让刘炳辉明白了其中的一些道理。

今天趁着这个机会,说出来,也让很多人听了进去,回去之后他们需要把今天听到的,讲给自己车间的工人们听。

刘炳辉觉得今天的会议很成功,一定能够减少工伤的发生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