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看就坐着马车回了家。
他十日未归,一朝回家以后,家里的长辈都围过来嘘寒问暖,问他吃得可好住得可好,在新的学堂待得可还习惯。
尽管这个问题每次旬休时都得回答一遍,但再次听到他一点也没有不耐烦,而是很仔细地又说了一遍。
为了佐证自己在新学堂待得不错,他还将孙景澄拜托自己帮忙的事情说了出来。
“……我们班里有几个同窗的家里都开了酒楼,夫子独独找了我,显然是对我有印象的。
夫子对我也好,上次还将一本极为难得的书借给我抄,这本书他可从未借给旁人过。
祖母,这下您尽可放心了吧。”
老太太听说孙子得了夫子的另眼相待,自然是笑得合不拢嘴。
倒是一旁的杨建柏听完儿子的话赶忙吩咐管家:“杨贵,一会儿你亲自去看看承业带回来的东西,给人估个实在点儿的价格,后日送承业去学堂的时候派个人跟过去,务必将孙夫子交代的事情办好。”
一旁的杨贵赶紧答应。
不想片刻之后杨建柏又改了口:“杨贵,你先将东西拿来予我看看,万一下次遇到孙夫子,这也是个聊天的好话题。”
毕竟自家给孙夫子帮了忙,虽说是举手之劳,那大小也是个人情,他可不能放过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
没一会儿就有人送了个竹篓进来:“老爷,这就是少爷从东山村带回来的东西。”
“拿出来看看,都有些什么品种。”
待竹篓里的四样青菜摆出来,杨建柏顿时收了轻慢之心,几步便走到菜堆前拿起一颗小白菜。
“这小白菜竟长得与春夏时一样好!”
逸仙楼作为徐奉县最高档的酒楼,冬日里自然是有供应青菜的,虽说其品相比起春夏却是差了很多,但也颇受有钱人追捧。
如果以后他们拿出的都是这种品相的蔬菜……
“杨贵,明日一早你亲自去一趟东山村,找到的这户云姓人家买下他们所有的菜。
再试探着问问看他们可愿告知种菜的秘方,价格好谈。
记得态度温和些,千万别乱说话,愿不愿意都听人家的意见。”
如果这之间没有孙景澄的身影,不管手段软硬,他定是还要将秘方拿到手的。
但现在,能不能拿到都看命了。
饭桌上安之问孙景澄:“孙叔,这青菜可好吃?”
孙景澄很是捧场:“确实好吃!
特别是连着吃了一个月的萝卜白菜之后,再吃新鲜的小白菜只觉格外美味。”
安之心说小白菜美味可不只是因为长久没吃,还因为这些小白菜有了她的异能催化,味道已经比寻常的小白菜好了。
她心中暗自得意一番,然后又笑问:“那您觉得这青菜可能卖上价?”
孙景澄以为安之是担心辛苦种的菜卖不上价格,便笑道:“徐奉县有钱人不少,多花些钱吃一口新鲜菜,想必不少人都是乐意的。
再者说这马上就要过年了,但凡家里条件还过得去的,说不定也会愿意尝尝鲜。
所以你放心,你费心思种的那些菜不仅好卖,而且定能卖个好价钱。”
“孙叔,毕竟是头一回,我这心里还是有些没底,不知孙叔可愿意帮我个忙?”
孙景澄……
果然,安之的便宜不是那么好占的。
他并不轻易允诺:“你先说说要帮什么忙,看我能不能做到。”
安之凑过去嘿嘿笑:“您能,您当然能。
我就是想让您出面,把我种的菜介绍给您的学生杨承业。”
杨承业是前段时间从县学转学来的学生之一,他家开了整个徐奉县最大的酒楼——逸仙楼。
安之在种菜时就想过,这些钱如果卖便宜了她赚不着钱,如果卖贵了又不好找买主,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找个大买家将她的货全部吃下。
而整个徐奉县,再也没有比逸仙楼更合适的人选了。
她若贸然上门谈生意,一则担心找不到逸仙楼能做主的人,二则也担心人家看她年纪小身份低就会压她的价。
可如果有孙叔出面,她便不用担心这个问题。
既然人逸仙楼的掌柜能将儿子送来给孙叔当学生,那就说明他肯定会卖孙叔的面子。
现在由孙叔将自己推出去,那么这些青菜定能卖出一个合适的价格。
孙景澄稍微一动脑子便明白了安